第四百六三节 计划,登陆(第2/3页)

天浩最初把伊丽莎白当做孢子移植体加以训练的时候,就在脑海里构思出一个庞大的登陆作战计划。他从博纳尔那里得到了南部海岸的粗略地形图,从“老嬷嬷”那里加以验证。伊丽莎白前往撒克逊王国肩负着大量任务,其中一项就是收集南方各国地势情报,包括海岸线长度与走向,以及哪些地方适合成为临时深水港。

整体计划只是一个战略性进攻方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天浩的预案包括“锁龙关失守”及“陷落”两种。他一直努力加快统一大陆北方的进程,却没想到教廷开发出“六号”这种从文明时代“捡起来”的生物兵器,彻底改变了双方僵持的战局。

划艇靠近岸边,船上的人跳到了岸上。看着手持红旗站在岸上不断摇晃的信号兵,正江紧绷的面孔略有缓和——这一幕对他来说很熟悉,之前对鹰族的登陆作战其实就是这一计划的翻版。区别在于,上次的作战规模较小,这一次,光是从磐石城以船运方式送过来的龙族军队就多达两个军团,整整十万人(非扩大化数字)。

登陆人员的工作同样与上次没有分别,都是对这一段海岸的临时勘测。虽然斯图尔特和伊丽莎白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与南方的海盗来往密切,得到了这一地区详细的水文情报,可是正江并不放心,他仍然坚持派人下水,以最基本的肉眼探视对近岸情况进行了解。

入夜,在多批登岸人员的努力下,简易码头已经初具规模。

人员、粮食、武器弹药、各种备用物资……紧张有序的卸载持续了三天。

两百艘运输船无疑太少,它们结束卸载后立刻空船北归。首批登录的龙族战士只有两万人。他们将在这里依托临时阵地固守,等待增援部队和后续物资抵达。

天浩之所以牢牢据收在咆哮城以南,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并消灭可怕的“六号”,另一方面也是做出北方蛮族在失去锁龙关后无力反攻的假象,引诱王国联军离开他们后勤基地,持续不断的向北进攻。

这场战役的胜负关键,在于对神威要塞的控制。

两个标准军团,十万人,加上强大的炮兵部队,天浩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攻占这座要塞,彻底截断王国联军的退路。

到那时,多达数百万的联军就彻底失去后勤补给,成为一支被包围的孤军。

五大王国不会坐视这种情况不理。包括教廷在内,他们会派出更多的军队拼命增援,狂攻神威要塞。

因此,登陆作战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攻,第二阶段固守。龙族舰队成为了整个战役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海面战必须打赢,必须以制海权掌控着从海上对神威要塞的物资、人员补充,尤其是武器弹药。

这片海域对白人来说很陌生。说起来,也是因为五大王国与教廷之间彼此不信任给了天浩机会。按照王国之间早在数百年前订立的协议:各国拥有独立的海区。神威要塞至于锁龙关这一段归属撒克逊王国。出于对北方巨人的畏惧,以及尽可能减少接触,避免“北方巨人因我们的先进科技和文明得到进化”,撒克逊海军的实际巡逻线一直偏于南方。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撒克逊海军主力之所以集结在大陆南部港口,是为了警惕来自其它王国的进攻。

当面是朋友,转过身就是敌人。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海面上,庞大的舰队一直保持着临战状态。

下一批抵达的运输船还会更多。

清晨,正江早早起来,面对海平线上初升的太阳,虔诚地跪下。

“愿神灵保佑吾王,此战必胜!”

……

同一个早晨,咆哮城南面,龙族大军临时营地。

天浩带着身边的几位重臣和卫队,穿上专属于自己的铠甲,走出了临时营寨的北门,远远看见一队人马从道路尽头而来。

狮族信使昨天中午就送来了信——伟大的狮王将亲率第二批增援部队从咆哮城出发,与尊敬的龙族摄政王并肩作战,共抗外敌。

情报部的白头雕密件比这封官方通报来得更早——密件上详细标注了狮族援军数量、物资、人员及兵种构成,包括狮王和王室高级成员对战争本身的态度也一一注明。

总的来说,狮王的确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庞大的军队自北方而来。

数量最多的是轻步兵。他们配备了在以往无数次战争中接受验证,无论效率、制造成本、士兵操作,以及使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效果最佳的长枪。这些士兵的武器还包括长柄战刀和战斧,只是盔甲的身体覆被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约为百分之六十。除了胸、腹、肩膀等要害部位的护甲为钢制,其余的均为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