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六节 建设(第2/3页)

激动的光平狠狠一拳砸在自己的左手掌上,连连点头:“是啊!应该让他们也跟着过来看看,磐石城才是人待的地方。”

福全用含笑的眼睛注视着他:“我得提醒你,你恐怕暂时不能担任头领。磐石城有磐石城的规矩,千人首与拥有实职的官员之间区别很大,想要成为后者,需要通过一系列考核,得到领主大人的批准才行。”

“我明白。”光平兴奋地点点头。

……

全新耕作方式让新来的鹿族人大开眼界,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些,尤其是萝卜,穗木寨的鹿族人不要说是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过。

萝卜对土壤的要求不高,生长期短,这使它成为极其优秀的粮食补充。

YC0045型海水稻生长情况良好,天浩下令在所有距离海岸较近的新建村寨推广。更重要的农作物是高产型水稻,比起传统的小麦,亩产量超过上千公斤的高产稻米虽然口感一般,却能填饱更多人的辘辘饥肠。

有了充足的物资,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

磐石城变成了一个大型人力培训基地,豕人战俘和新附的鹿族人在这里集中,他们在馒头和皮鞭的双重作用下迅速转变,放弃了自己的王(无论它活着还是死亡),放弃了顽固的想法,也放弃了自己的族群。在这里,没人能偷懒或是偷奸耍滑,就算监工没有发现,你也会在第一时间被身边的同伴举报。连坐制的好处就在于此——身边总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你,你同样可以反过来盯着别人。举报有奖,但并非鼓励人们肆意诬陷,故意编造罪名,这种事情讲究证据,监工和武装巡逻人员也会仔细查证,目的只有一个:让新加入磐石领的外来者在最短时间里理解并熟悉各项法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相关技能训练。以三个月为期,将熟练的受训者分批转移到其它新建村寨,逐步充实那里的力量。

磐石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座坚固的军事要塞,天浩从一开始就将其职能固定,从未改变。

北面,连都的建设速度正在加快。

元凯对城市的理解颇为特别,他没有直接在划定区域的核心位置开挖地基,而是以四座小型塔楼为基础,依次搭建普通住宅和码头。他牢记着天浩的嘱咐,连都的定位是港口城市,这里的建设重点是船坞,未来要全面取代磐石城,成为真正意义上,也是整个磐石领最重要的造船基地。

在更加遥远的北方,越过“老嬷嬷”所在的废弃基地,与甲四十三往西面方向正对六十多公里处,有一个尚未开发的大型盆地。

旭坤带着五千名开拓者在这里设下了第一根建城桩。

在文明时代,欧洲白皮远渡重洋踏上美洲,在那片陌生土地上每次新建城市的时候,都会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领头人在地面放下一块石头,以此作为新城镇的中央。国人也有专属于类似的做法,他们喜欢挖开地基,埋下一块奠基石。

砍下活人脑袋,做成骨碗,这是北方蛮族延续千百年的习俗。骨碗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只是巫术延伸,还被赋予了一些特殊成分。包括牛族在内,所有部落都储备有一定数量的白人骨碗,它们来自锁龙关,是历次大战的产物。按照野蛮人从祖先那里继承的古老仪式,所有新建村寨都必须在开挖地基的同时,埋下一根建城桩,以此作为新城核心。

建城桩很粗糙,就是一根从山上随便砍来木头,长度约为一米五,顶部牢牢嵌着一个白人骨碗。因为身高与体量的缘故,他们的头骨不大,相当于野蛮人部落里的儿童。只要把这根木桩固定,就意味着这片土地有了规划,开始建设。

来来往往的人们每次从这里走过,都会冲着木桩顶部的骨碗吐唾沫。这同样是来自祖先的行为模式,鄙视、嘲讽、憎恶、侮辱……蛮族与白人之间的血仇如此之深,根本没有化解的可能。把敌人的灵魂牢牢固定在这里,用一整座城市镇压,等到新城初具规模,人们就拔起建城桩,扔进锅里烧掉,最后还要从冷却的灰烬里扒出骨碗,用浸过尿液的石头当中砸碎。

旭坤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责大任。

天浩再三叮嘱:这座新城不同于普通城寨,这里位置特殊,河流水量充沛,周边土壤肥沃,按照规划,这里将成为磐石领的首都。

天京,这是新城之名。

五千名建设者只是第一梯队,后续还会源源不断派来更多的人。

……

济州岛上的第一座城市,当然就叫做济州。

满功率运转的船坞爆发出令人震惊的速度,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出四艘新船,与“大毒蛇号”一起,编成了北方蛮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