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一节 商行(第2/3页)

曲齿这辈子头一次穿棉布衣裳,软软的,很轻,几乎感觉不到重量。身上这套衣服从穿上以后他就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曲齿打定主意,回到房间后就脱下来,带回崮山寨给自己的婆娘。

光是这套衣服,他觉得磐石寨给出的报酬已经够了。

“其实你用不着担心。”一直关注着他情绪变化的天浩张开嘴唇,缓缓地说:“每人每天五公斤的口粮,我会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报酬。所以你大可以放心吃饱,等到合约结束的时候,我保证你能带回去足够的粮食。”

曲齿冷下去的心脏再次变得火热起来:“你,你说的是真的?”

“包括今天发给你们的这套衣服。除此之外,明天还有一套,也就是每人两套。”天浩微微一笑:“所以你们必须完成每天规定的工作量,才能得到足额报酬。”

曲齿忽然想到另外一种可能,这想法如烈火般烧灼着大脑,令他感觉浑身燥热:“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干得越多,挖到更多的泥炭,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多的粮食?”

“当然!”

天浩眼里的笑意越发浓厚:“做事情必须讲究公平,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

虎族,裂爪部领地,沅水城。

用文明时代的标准来看,这座城市规模不大,居民数量刚过七万。

砖石结构的城墙非常坚固,也彰显出虎族强大的经济实力。马匹交易历来是虎族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他们做了千百年这种生意,从中得到了令人羡慕的丰厚利润。

冬神不会对任何人给予优待,寒冷在该来的时候笼罩着整个大地。人们在风雪中奔走,路上行人一直不多,脚印很快被大雪掩盖。

百人首长兴紧了紧身上的皮袍,看了一眼门框外面阴沉沉的天空,抬脚走了出去。

半年前,沅水城里出现了一家名为“盛兴隆”的商行。

在这个野蛮的世界里做生意,比文明时代简单得多。没有繁琐的工商注册手续,也没有各种需要复印的文件,只要在城市管理部门备案,按时交纳税金就行。

长兴走进“盛兴隆”店门的时候,看到里面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给我来五十公斤泥炭,快点儿。”

“我说,都等了大半天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

“喂,前边的那个别插队啊!说的就是你,装什么装,赶紧给老子滚出来,老老实实上后面跟着,再敢插队信不信老子一刀活劈了你?”

多达上百人的长队,从店内一直排到店外。

看到这一幕,长兴不由得面露苦笑,缓缓摇头。

在沅水城,“百人首”的权力远不如小规模村寨那么大。这城里光是“千人首”就有好几十个,更有几位手握大权的“万人首”。

长兴的身份要特殊一些,他是专管商业的官员。按照虎王颁布的相关条令,虎族领地内的城市进行框架式区域划分,那是相当于在城市平面图上勾画九宫格的做法。长兴的管辖权限恰好位于这个区,平时负责收税,调解商业纠纷,按照月份将收上来的钱和物资进行清点,然后运往城主府,仅此而已。

沅水城附近地势开阔,只有几道起起伏伏的丘陵。周围的树林早已砍伐一空,虽说有很多荒草可以利用,日常烧柴却得从别处运来。好在木柴这种东西到处都是,只要愿意花力气砍树就行。沅水城的虎族人在燃料方面支出不大,周边的小部族和村寨很愿意做这种生意。

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

“盛兴隆”商行从入冬的时候就卖起了泥炭。

长兴亲自体验过这东西的好处:燃烧的时候不会产生烟雾,可以直接在屋里烧了取暖。烧尽以后的泥炭灰烬不多,清运起来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很耐烧,一块泥炭的燃烧时间相当于同等体积五至七倍的木柴。

狮王正在全面推动整个蛮族的货币化改革,虎族作为与狮族领地接壤的亲密盟友,自然是全盘接受。但并非所有部族都赞成使用金属货币,因此沅水城里的商业贸易仍然夹杂着相当部分的以货易货。

长兴知道“盛兴隆”的老板叫做祖木,是个牛族人。

这些事情在商行筹建申报的时候就必须通过审核,谁也无法作伪。

说起来,泥炭的确要比木柴好用。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按照五口之家每天的正常消耗用下来,专烧泥炭的花费只相当于木柴的三分之二。

入冬以来,“盛兴隆”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他们现在垄断了长兴管辖这个区的所有燃料供应。

作为百人首,长兴很是尽职。他向上面报告过这件事,得到的答复却是不置可否。其实站在更高的位置向下俯瞰,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沅水城分为九个区,一个牛族商行就算垄断更多的区域燃料供应也很正常。只要是人就得吃饭,就不可避免要烧水烤肉,何况泥炭的好处大家都看在眼里。木柴虽然便宜,又是附近好几个虎族村寨赖以谋生的行当,可那些村民实在狡猾,他们为了卖更多的钱,往往会把木柴在水里浸泡,然后烘干表面,这样就能称出更多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