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真假始皇,心慌意乱不知措。(第2/2页)

项少龙点头道:“赵盘这孩子有些特点。他的年纪和嬴政相仿,让他来做朱姬的儿子,是再合适不过。秦先生放心,我会想办法说服赵盘和雅夫人。”

嗯?

秦至庸眉头一皱,说道:“巨鹿侯赵穆带着连晋去了小院,我得立刻回去。否则,朱姬肯定会被赵穆和连晋发现。”

话音未落,秦至庸身影一闪,消失在了项少龙的面前。

项少龙惊叹道:“秦先生真可谓是陆地神仙。莫非,通过修行,真的可以成仙?看来以后我要向秦先生请教一些修行上的问题才行。”

……

齐国,稷下学宫。

李斯抱着一个木盒,来到荀子的书房,说道:“老师,使团今天回来了。小师弟让使团带回来了书信。”

荀子接过木盒,他以为里面装着的是竹简。

可是。

打开一看。

没想到木盒里面装着的是洁白的纸张。

最上面的纸张写满了字迹,字迹端正,好似带着浩然之气。

荀子一眼就确定,就是秦至庸的字迹。

“纸……”荀子抚摸着洁白的纸张,“没有想到至庸这小子真的把纸张造出来了。有了此物,竹简可以被淘汰了。至庸功德无量啊。”

纸张的出现,对文化的传播可谓是居功至伟。

以前秦至庸给荀子提到过纸张,可是一直没有做纸张。在赵国的这段时间,秦至庸终于把纸张做了出来。

木盒里除了书信,还有三寸厚的一叠白纸。足够荀子用一段时间。

荀子看完了书信,做了个决定,说道:“李斯,你和韩非总是留在稷下学宫没有好处。能传给你们的学问,老夫都已经教给你们了。你小师弟曾经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为正道。你们该出去游历天下,增长见识。以后,是教书育人传播学问,还是出仕做官造福百姓,都随你们的心意。”

李斯说道:“可是老师,我和韩非都走了,小师弟又没有回来,谁来照顾您啊?”

荀子站起身来,挺拔着身躯,精气神没有一点老态:“老夫的身体情况,我自己清楚。没个几十年,我还死不了。你们就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