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授(第2/4页)

“严格地从科学逻辑上讲,是的,教授,我相信这是可能的。我们知道巨齿鲨的主要食物来源——鲸鱼——在上一个冰期仍大量存在,因此食物不成问题。至于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从大型鲨鱼的内脏解剖结果来看,比如大白鲨,它们的体内就像个内部加热的工厂一样。巨齿鲨肌肉的运动可以将温热的血液引流至它的四肢,这种特性叫作巨温性,能够使它们适应哪怕是最寒冷的温度。”

“问题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很显然,那个时候大量生物都灭绝掉了。以我的观点看,巨齿鲨3亿年的统治期终止于逆戟鲸的崛起。这种逆戟鲸的鲸群足有20至40头成年鲸鱼,足以毁掉依赖于浅海环境的幼年巨齿鲨。时间一长,随着成年巨齿鲨相继去世,这个物种也就大量减少了。”

这位前同事可不好糊弄,非要把乔纳斯的签售之夜搞成他们两个人的对角戏。“您这是自相矛盾,泰勒。您刚刚还说巨齿鲨可能存活呢。”

“没错。数量减少可不一定就等于灭绝。逆戟鲸也许是‘浅海之狼’,但它们无法在中层海水中生存,更别说海底深渊了。在1977年之前,许多科学家——您无疑是他们中的一员——认为海底深渊一定是寸草不生的;毕竟,没有光照……也没有光合作用,生命怎么可能生存繁衍?然而,当我们真正靠近深渊,定睛一看时,却发现了热液口——它就像是一座座小型火山正向外喷射出能哺育生命的化学物质——从热液口喷射出的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且温度也大都在700华氏度以上。在某些地点,这些矿物质甚至能冲出海底约半英里高,形成一层隔热层,保持水温,从而形成了我们如今所说的热液柱。究其本质,可以说是自然界的奇葩,这层海底的生命之洲沿着海洋的底部流动,隔绝了冷水层。同时,那些热液口喷射出的热量和矿物质,形成食物链,其中有些就可以供巨齿鲨捕食。”

一名中年妇女站了起来,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她身边的座椅上不自然地来回扭动:“您要是知道我儿子布兰登也同意您的观点应该会很高兴,关于巨齿鲨仍然存活。但是作为一名中学的海洋生物老师,我想知道您有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只海洋巨兽目前正在深渊中游荡。”

乔纳斯挤出一个笑容,等着掌声平息下来。

“女士,我来给您看一样一百多年前在深渊中发现的东西。”乔纳斯从讲台底下拿出了一个玻璃箱子,大约有鞋盒的两倍大。

里面是一颗和他手掌一样大的三角形的灰色牙齿。

“这是一枚噬人巨齿鲨的牙齿化石。这类东西潜水员和海滨游客早已发现了成千上万枚,有些也有数千万年的历史了。但这一枚却尤其特殊,因为它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在1873年,由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勘探船,英国皇家海军挑战者号发现的。您看见长在化石上的锰结核了吗?”乔纳斯指着牙齿上的黑色硬壳,“对这些锰层的近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颗牙齿的主人生活于第四纪的晚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换句话说,这颗牙齿的历史仅仅只有一万年,而它正是从地球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发掘的。”

那位青少年兴奋地挥了下拳头:“哈,我说的吧,妈妈!你欠我20块哦。”

乔纳斯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时,一位美丽的金发女郎吸引了他的目光,只见她穿着细高跟鞋小心地沿着礼堂中央的过道向他走来。这位女士30出头,皮肤晒成小麦色,一身黄玉色晚礼服衬托出她完美的身材。紧跟在她身后的男伴也是30多岁,扎着马尾,与他那身略显保守的燕尾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乔纳斯等着他的妻子和朋友在第二排落座。

“来,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解释下我的理论,这个理论在我的新书中有详细阐述,之后我就得准备签售了。”

礼堂里立刻安静下来。

“让我们追溯到200万年前的冰期,那时巨齿鲨通常把幼仔产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岸线一带的浅海区域,幼仔也在那里慢慢长大,后来它们为了躲避逆戟鲸群不得不逃往更深的海水中。在向着马里亚纳海沟深部探索的路途中,这些幼年鲨鱼发现了被热液口隔开的暖水层。鉴于这些发现,许多幼年巨齿鲨可能就会选择留在深水区,从而在深水层生息繁衍,产生了新一代的深海巨兽。科学家们有些同意我的观点,有些则是持反对态度,但不管怎样,这个理论尚未经过科学考察所证实——也就是说只要一次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探索就能轻松地揭开这个推测的神秘面纱了。”

“荒唐!”第十排座位上的当地电台的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外号“特克”的麦克·特兹曼,不停地摇着头,他的专业是传奇动物学,“马里亚纳海沟根本就没有什么热液口,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