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4页)

一路噙着泪到了琉璃厅,亲自带着两个孙儿回了宁和堂。

她左手抱着珂姐儿,右手搂着珝哥儿,珝哥儿不喜欢她抱,避开她手肘坐在罗汉床发呆。

孩子虽小,却也懂察言观色,清澈的瞳仁盛满了疑惑和懵懂,望着窗外出神。

他的娘亲还没有回来。

窦可灵和许时薇二人听到谢云初跌落山崖,都唬了一跳,许时薇哭了一场,窦可灵也抹了抹泪,妯娌一场,原先那点龃龉在生死面前都不是事,二人凑在一处,细数谢云初的好,念着她刚当上首辅夫人便去了,替她惋惜难过。

“往后,咱们拿两个孩子当自己亲生的,替嫂嫂尽点心意。”许时薇哽咽道。

窦可灵颔首,“这是自然的…”

大雨瓢泼,风声鹤唳,听着人心里越发添了几分感伤。

窦可灵想得更为长远,叹气道,“二兄时任内阁首辅,又是王家宗子,二嫂这么去了,回头必定有新人进门,若是如同二嫂这般好相处,便是咱们福分,若是换个厉害的,日子可就难了…”

一提这茬,许时薇更难过了,“再也寻不到比云初嫂子更好的人,我竟是盼着她没死,哪日能回来便好。”

窦可灵也长吁短叹,往宁和堂方向指了指,

“咱们婆婆这会儿怕是要高兴坏了,过去二嫂不甚把她放在眼里,眼下人没了,婆婆必定要替二兄张罗续弦,新进门的媳妇第一要务便是讨好婆婆,婆婆好日子要来了。”

许时薇瘪了瘪嘴轻哼道,“若真有新嫂子过门,便让她去伺候婆婆,我是不去了。”

宁和堂。

二老爷回来了。

儿子立不世之功,儿媳妇被歹人杀害,两厢撞在一处,二老爷心里不是滋味。

回来瞧见两个孩子凑在祖母跟前闷声不吭的,就更难过了。

他摆摆手,示意明嬷嬷把两个孩子带去厢房歇着,他有话跟姜氏说。

珂姐儿却不肯,“祖母,我和弟弟要回春景堂去…”

“那不成!”姜氏脸色罩着严肃,“今夜风大雨大,你母亲去了外祖家没能回来,这几日你们歇在祖母这里。”

春景堂上下没了主母,指不定哭成什么样,她不敢让两个孩子回去,怕受了惊吓。

姐弟俩都没离开过母亲,又从不曾在宁和堂过夜,一时不适应,均低落地垂下眸。

幸在关键时刻,冬宁赶了回来,明夫人担心孩子,遣她回来照看两个小的,她性子最是内敛,痛楚均呕在心口不轻易表现出来,这一出现,珂姐儿跟珝哥儿均高兴地扑过去。

两个孩子素日都是冬宁带的,跟着她亲近。

冬宁朝姜氏跟二老爷屈膝,牵着孩子去了厢房。

先把珝哥儿安置了,又来守着珂姐儿,亲自蹲下来给珂姐儿擦澡。

冬宁是谢云初从街上捡回来的孤儿,她一直视谢云初为命,她本该是最难受的那个,可奇怪的是冬宁心里并没有预想中的乱。

有的时候人的心灵感应很是奇妙,看着眉目肖似谢云初的珂姐儿,冬宁心里莫名有一股笃定,总觉得谢云初没有死。

冬宁一离开,姜氏唤随行而回的明贵进来问,

“可有消息了?”

指的是有没有捞到尸身。

明贵眼还肿着,摇头道,“还没呢。”

姜氏叹着气。

二老爷在一旁问,“那书淮呢,他还没回来吗?”

明贵将泪一擦,吸着鼻子道,“二爷白日将葫芦山搜了个遍,傍晚又骑马去了西郊。”

姜氏不解问,“去西郊作甚?”燕雀湖在东郊,王书淮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去西郊追信王。”

信王虽兵败,西北方向的萧关还有他的旧部,如果信王离京,最可能去的地方便是西北。

姜氏闻言愣住了。

媳妇没了,他竟然一门心思去追穷寇?

“朝中那么多将士,哪个去追不成,他非得亲自去?再说了,也得尽快捞起媳妇的身子…”一想到尸身要被水流冲走,或许入了哪个鱼腹,姜氏浑身直打哆嗦,好歹婆媳一场,越想越对谢云初添了几分怜惜。

明贵可不敢告诉姜氏真相,任她唠叨垂眸不语。

二老爷也眉头轻皱,

“朝中没了他不成,还得尽快入宫主持大局才是。”

这话明贵更不知道如何回,干脆耷拉着脑袋,将头埋得更低。

二老爷摆摆手让他离去。

屋子里一空,只剩下夫妇二人。

烛火被风吹得忽明忽暗,树影倾斜在窗外交织出一片阴影,姜氏愣神看着,忽然吓得浑身发抖,她连忙往二老爷身边凑,

二老爷见状问道,“怎么了?”

姜氏觑着窗口,心里发慌,“我在想…我过去是不是对淮哥儿媳妇不太好,她会不会…化成厉鬼来报复我…”

二老爷觉得姜氏没事找事,皱着眉道,“你胡思乱想些什么,”又没好气道,“既是怕,你越加要替她照顾好两个孩子,没准她在天之灵看着安心,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