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6页)

明夫人却语重心长,“云初,这次我着了风寒,你托人给我请太医,送来最好的药材,云佑和云霜亲侍汤药,我便想我何德何能能得你们如此厚待,我嫁了你父亲,最幸运的不是老来有个伴,而是有你们这群儿女,我孤零零一人,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留着做什么,便是哪日死了,我也不后悔,自是现在有什么,就给你们什么。”

谢云初抱住她的胳膊,“不许您说这个字,您待我们如亲生,我们侍奉您是应该的。”

过去谢云霜被拘在后宅,出门见客的机会少之又少,如今有明夫人带着,随意结交权贵,日渐开朗大方。

谢云佑能有出息,功在明夫人日督夜导。

谢云初对着明夫人唯有感激。

“对了,云舟的婚事如何了?”

明夫人想起谢云秀连累了谢云舟,摇头叹道,“对方退了亲,我们也没强求,云舟一蹶不振,也辞了县学的职,日日潦倒在家。”

“前两日,庄子传来消息说是他姨娘去了,我让他去寺庙里做做法事,全他一片心意。”

谢云初没说什么。

“那云佑的婚事呢?”

明夫人闻言一个头两个大,“休得再提,云佑读书我管得了,婚事我可奈何不了,他叫我给云霜相看,先把妹妹嫁出去再说。”

看得出来明夫人面对执拗的弟弟,也束手无策。

不一会琉璃厅开席,谢云初携着明夫人过去落座。

琉璃厅摆了满满十桌,没有请外客,来的都是姻亲,出嫁的姑奶奶们都回来了。

至午时,诸位陆陆续续入席。

王书仪有了身孕,挺着隆起的小腹坐在姜氏身边,姜氏特意给她安置了一把圈椅,垫了厚厚的褥子与背搭。

王书琴和王书雅倚着她身侧问起怀孕难不难受。

三太太望着王书仪满脸艳羡,趣了女儿一嘴,“你不是不嫁人吗,怎么好意思围着人家看?”

王书琴提着裙摆往谢云初身侧一坐,离着自己母亲远远的,不甘示弱道,“我不嫁人,总比嫁个不如意的来气您的好吧。”

三太太被噎住,现在跟女儿已经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王书琴二十了,实打实的老姑娘。

三太太怕自己女儿带坏王书雅,问四太太道,

“宁侯府那门亲考虑得如何了?”

四太太还在挣扎,“我想让她做个当家太太,她父亲倒是乐得让女儿过清闲日子。”

这是嫌弃宁家三公子不能继承家业。

三太太比她看得开,“日子踏实比什么都实在,要那么多家业作甚,你听我的,只要她乐意,赶紧嫁出去,回头一拖再拖,有你的苦头吃。”

譬如她和王书琴。

王书琴现在一月有大半月窝在书院不回来,三太太拿她半点法子也没有。

王书仪却难得替姐姐妹妹说话,

“三婶,四婶,我倒是羡慕二姐和四妹,若是叫我选,我情愿不曾嫁人,就拿我来说,勋阳侯府显贵,婆婆信任,公公看重,丈夫待我也够好了,我日子该是满意的,只是每日我却跟个陀螺似的,不是去上房伺候婆母,便是去议事厅打点家务,午时歇个晌,小姑子又来窜门,总没个停歇的时候,我如今倒是明白几位嫂嫂的苦,懊悔少时不更事,不曾帮衬嫂嫂们。”

王书仪说这话时,目光落在谢云初身上。

谢云初没有看她。

姜氏每每听得女儿抱怨,心中疼惜不已,下意识便要责怪勋阳侯夫人不体恤儿媳,只是想起自己过往的行径,又倏忽闭了嘴,这不知算不算一报还一报。

四太太怕书雅听进去又不肯议亲,连忙劝书仪道,

“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慢慢习惯便好了。”转身又与三太太交头接耳,

“看来当长媳也有长媳的苦,实在不行我便叫大嫂回个话,让两边孩子相看相看。”

说曹操曹操便到。

大太太匆匆忙忙带着苗氏过来了,连忙朝客人赔罪,

“失敬失敬,来晚了几步。”

众人起身见礼。

大太太年纪最长,姜氏将主位让给她,四太太主动问起了长公主,

“母亲身子如何了?我们待会可否过去请安?”

大太太道,“原是有些头疼,这才回府静养,方才朝云传话,说是下午请弟妹们过去说话。”

三太太抿唇不语,四太太点头应是。

过去几房为了爵位和家产明争暗斗,如今一切明朗。

爵位已归了王书淮,长公主趁着上回和离,已把家业分了几份,大房,三房和四房各一份,至于王家的家业,国公爷给出答复,大头肯定给二房,三房和四房都没话说。

长公主给的已经够多了,不出旁的意外,各房几辈子都吃穿不愁。

万事尘埃落定,妯娌们相处起来少了些心眼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