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5页)

至于那劳什子掌家权,爱给谁给谁去。

三太太这话如同掀开了国公府表面的遮羞布,将各房赤裸裸的利益倾轧给抖了个彻底。

三老爷头顶惊雷滚滚,脸上血色褪得干净。

长公主眼眸眯如寒针,“你倒是有骨气。”

“二房尚且有淮哥儿挣体面,待江南税政落地,国库充盈,第一个要赏的就是他,我能亏了他去,倒是你们都不成器!”

“你眼下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回头不如去看看自个儿儿子,去年科考不第,明年秋闱能顺利过吗?”

三太太面色冷清,“媳妇已竭尽全力督促煦哥儿读书,他也算刻苦,只是科考终究是万人过独木桥,难于登天,他这回不第,指不定下回就成了,我比谁都期望他出人头地,可凡事也得有个章法,母亲若拿这门婚事来威胁我,恕我做不到。”

三老爷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母亲,婚事的事不着急,待儿子再劝她几句。”

三太太面上戾气横生,“不用劝了,煦哥儿娶敏儿无可更改,人在我们府上出了事,于情于理,我们王家必须得负责,此其一,其二,两个孩子心意相通,我也不忍心棒打鸳鸯,其三,母亲这些年赐婚,出了多少事难道心里没数吗?”

“放肆!”长公主面沉如铁,怒到了极致,“长辈的事轮不到你来置喙。”

国公爷见妻子气得额尖青筋隐现,轻轻安抚她,

“好啦,怒极伤身,别气坏了身子,事情阴差阳错铸成,已是无奈之举。”

先抚住妻子,国公爷又严肃地看向三太太等人,

“你母亲并非要给你们做主,她谋得无非是王家的前程,关乎整个王府门楣,你们不能理解便罢,岂可顶撞长辈?”

三太太也知失言,连忙跪下认错,

“儿媳无状,请母亲责罚。”

长公主冷笑几声,拂袖道,“罢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路是你们自个儿选的,我不会逼你们,你们想明白就好了,既是要赐婚,旨意不日便可下达王府和周家。”

三太太脊梁一松,往地上一坐,漠然片刻,给长公主磕了个头,“多谢母亲成全。”

三老爷傻眼了,他跪在长公主跟前,怔怔看了自己的母亲,又慢慢移向自己的父亲,他忍不住轻声唤国公爷,

“父亲,您说一句话呀…”

国公爷沉沉叹了一声,“孩子,为父之所以多年不曾请封世子,实则是因为此事只能陛下做主。”

他身上背负着一桩陈年密案,那件悬案不解,国公爵位一日悬着,陛下一个不高兴,随时都能将之取缔,哪里轮得到他做主,只是这话却不能跟儿子们挑明。

而在三老爷眼里,让陛下做主,相当于长公主做主,为何,陛下当年性子文弱,全靠长公主给他杀出一条血路扶持他登上帝位,陛下对长公主深信不疑,一个世子爵位定然是长公主拿主意。

三老爷扭头看着自己妻子,露出几分冷色。

她一个妇道人家日日在后宅安然享乐,根本不懂前朝艰辛。

即便拿他三代人的性命去战场上拼,也不一定能拼出一个国公爵位来。

而文官想要有王书淮那样的功绩,相当于开天辟地……更无可能。

毕竟大晋创国一百八十年来,也仅仅出了个王书淮,除了开国元勋,没有哪个文臣能有他这样的功绩。

三老爷绷着脸不吭声,犹不服气。

倒是四老爷夫妇,交换了个眼色,露出几分昂然来。

这是不是意味着,爵位也有可能落到他们头上?

长公主最后一锤定音,

“即日起,由老四家的当家…”

四太太猛地抬起眼,惊愕自不待言。

长公主想起四太太作派不如三太太稳重大方,思忖片刻,加了一句,

“再让淮哥儿媳妇协理。”

姜氏猛地呛了下口水。

出宫路上,各房登上各自的马车,大老爷夫妇如丧考妣,不仅夫妇俩,就是大少爷王书照也一并受了惩罚,三老爷气愤犹然,扔下三太太独自一人骑马去了都察院,四老爷夫妇琢磨着如何讨长公主欢心,争取把爵位也捞到手,

“瞧见没有,乾坤还捏在母亲手里,你今后行事大方些,不能忤了母亲的意思。”

四太太也摩拳擦掌,“你放心,我有分寸,我什么时候违拗过母亲?”

四老爷笑着颔首,“三嫂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又烈又倔,母亲或许欣赏她,却绝对不会喜欢她,你就不同了,四个媳妇中,属你样样出众,最合她老人家心意,待咱们事成,将来你便是国公夫人。”

四太太以前可没想过这一茬,如今也忍不住有几分飘飘然来,“所以说嘛,人算不如天算,瞧瞧,哪里料到有今日这么一出,不仅爵位有望了,母亲竟然还嘱咐我来当整个国公府的家,哎,我也算有出头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