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一章 麦加利号(第3/3页)

于是,哥尼纳凡爵士在忠实的约翰·蒙格尔斯陪同下,从维多利亚旅馆的老板那儿借了两匹快马,打马奔向北绕着图福尔德的那条道路,进行最后的一次彻查。

海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声,不绝于耳,仿佛是在倾诉那令人心酸的往事。二人默默无语,同样的苦痛折磨着他们彼此的心灵。他们满怀着悲痛的心情,无声无息地查找每一处地方,静静地望着那被海水侵蚀的岩石,长长的海岸同样是无边无际的沉默。以约翰的热诚和聪颖,我们可以肯定他已将海边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搜索过了。那些最不可能的地方,就连只要太平洋涨潮就能将残骸碎片冲上岸的浅滩和沙地都找了个遍。可是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一切沉船的线索都悄无声息地隐匿起来了。

不列颠尼亚号究竟是在哪里失事的,依然是一个谜。至于邓肯号呢,也没有任何线索。澳大利亚的这一带临海地区是一片荒漠。

二人依然孜孜不倦地寻找,几乎把这片海滩都踏了个遍。最后,蒙格尔斯在岸边一棵垂枝相思树(1)下发现了几处最近留下的灰烬。显然,最近有人在这里露宿过,是不是这几天有土著人的游牧队经过这里呢?应该不是,因为哥尼纳凡又发现了另外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是流放犯们曾频繁地在这一带海岸活动过。随后,又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件浅黄色的毛衣,破旧不堪,打有补丁,散发出一股臭气。衣服上印有珀斯监狱的囚犯的编号,依稀可辨。虽然囚衣的主人现在不在这里,但是它已经暴露了主人的行踪。这件不知是哪个犯人的囚衣,丢在这荒凉的海岸上已经开始腐烂了。

“你瞧,约翰!”爵士说,“这帮混蛋到过这里!我们邓肯号上那些可怜的伙伴们……”

“是啊!”蒙格尔斯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他们一定都没上岸,便葬身大海了。”

“那些混蛋!”爵士愤怒地大叫起来,“如果有朝一日这帮家伙落到我手里,我一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替兄弟们报仇……”

悲痛让哥尼纳凡的面色无比凝重。他两眼盯着大海看了片刻,也许他仍想在这浩瀚的大海找到邓肯号,可他的视线已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平复过来。接着,二人没有说话也没有看对方一眼,强忍痛不欲生的心情,打马回奔伊登城。

明天就要离开澳洲大陆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当晚,哥尼纳凡来到了警察局,向班克斯警官报告了以本·乔伊斯为首的一帮匪徒最近的活动情况。那警官听说这伙强盗已经离去,不由得喜上眉梢,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全城的百姓和他一样也都可以松一口气了。歹徒们窃走了邓肯号船,固然又犯了一桩罪,但他们毕竟已离开澳大利亚了。班克斯警官做了笔录,并立即将这一重要的消息电告了墨尔本和悉尼的行政当局。

手续办完后,哥尼纳凡感到百般无奈,只好回到维多利亚旅馆。一行人晚上都怏怏不乐的。他们脑子里浮现的全是来到这块土地上后所发生的一连串的遭遇。想当初在百奴依角时,大家抱着莫大的希望,谁知到了图尔福湾,一切都糟糕透顶,所有的希望全然覆灭,如何不让人伤心欲绝?

而在这时,那地理学家则心猿意马,躁动不安。自从发生雪河的事情后,蒙格尔斯就注意到他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约翰曾多次探过他的口气,可他始终支吾其词,随意搪塞。

这天夜里,约翰把巴加内尔请到自己房间里来,问他为何如此心事重重,六神不定。

“约翰,我的朋友,我没有什么心事呀,哪儿六神不定了啊!”巴加内尔依然避而不谈。

“巴加内尔先生,”蒙格尔斯问,“您就别装了,休想瞒过我的眼睛,您心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而且憋得慌。”

“哪有什么事憋得慌!只是百感交集罢了。”

“什么事让您百感交集?”

“嗯!有什么法子呢?”那地理学家手舞足蹈地叫起来。

“哎!我也是不由自主,悲喜交加呀。”

“悲喜交加?”

“是呀,去新西兰,让我又喜又忧。”

“那为什么?您又有新的发现了?”约翰·蒙格尔斯立刻问道,“又找到了什么新线索吗?”

“没有啊,我的朋友!到了新西兰就回不去了,不过……你知道,人就是这样!只要还剩一口气,就还怀揣着希望!俗语说得好:‘不到黄河心不死!’,这算是世界上最妙的格言了。”

————————————————————

(1) 澳大利亚洋槐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