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金陵歌舞何时休?(一)(第2/5页)

——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明末的十里秦淮,也是车马如流,热闹异常,而且处处透着富贵和奢侈,有些轿子窗格甚至是象牙做成。出游的女子沿街大声说笑,显得风气十分开放。百姓衣着亦很华贵。尤其是女子的衣服更是争奇斗艳,色泽明艳,款式也很丰富,并不比现代都市女性的打扮差多少。

尽管此时仅仅隔着一条长江的淮扬之地,就已经在兵戈马蹄、烽火狼烟之中呻吟了……

“……唉,这可真是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内啊!不知道此番景象,还能看到几时?”

秦淮河上最大的一条豪华画舫之中,跟着方以智一起回到南京的新晋才子,以豪勇而著称的“无为幼虎”俞国振,手捧一杯香味四溢的热茶,一边赏着船上盆栽的梅花,一边望着河中各艘画舫上彼此招呼问候的各地士人,听着飘散的阵阵丝竹乐声和歌姬的吴侬软语,不由得低声叹息起来。

他眼下待着的这艘画舫,除去甲板下面之外,光是船面上就有两层,楼下是厅堂,楼上是卧房和露台,厅堂很是宽敞,里面装饰得也十分考究,两侧设了坐塌,摆了茶几,中间是一张大圆桌。此时此刻,本次盛会的主宾,皮肤被南海烈日晒得微黑的方以智,正坐在那张大圆桌旁,唾沫横飞地向一众士人讲述着他的“琼州贼窟脱险记”,而同样作为当事人的俞国振,则很识趣地躲到一边,默默地喝茶吃点心。

虽然方以智将他们的海南岛之行说得跌宕起伏、惊险万分,但无论哪个版本的“真实经历”,其实都是相当无聊乏味的——具体来说,首先是“东林旅游团”的纨绔子弟们一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地来到广州,随即就被“髡贼来袭”的谣言给吓跑了大半。接着,在“髡贼来袭”的谣言被证伪之后,剩下的人又在同为江南士子的俞国振这个穿越者内鬼的忽悠之下,懵懵懂懂地渡海上了海南岛“查探贼情”,先是在临高上岸,然后又乘火车去了三亚。期间,俞国振设法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表明了自己的穿越者身份,顺便把方以智这一干人当作投名状给卖了……最终导致这帮愣头青自投罗网,在三亚的旅店里被一网打尽。

然而,尽管这伙江南士子在明末的声望非常响亮,对于现代思维方式的穿越者们来说,方以智他们这帮纨绔子弟的利用价值实在是很可怜——在使用了哆啦A梦的二十二世纪黑科技道具进行了催眠式审问,确认了他们不是什么大明007,更不是什么传说中的锦衣卫高手,真的就只是一帮寻求刺激的富家少爷之后,这帮人就成了有关部门眼中的鸡肋:这么一帮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文弱书生,下矿井挖石头没体力,臭脾气却一个比一个更倔强,想要策反和笼络也很困难,进行思想改造更是没有可能……该怎么处置呢?

对此,在当时就有人提议,索性把这帮废物全都枪毙了,丢到海里喂鲨鱼去吧!

幸好,在俞国振的求情之下,上述残酷的提议总算没有被落实。而来到这个时空的几位考古工作者,因为正打算考察一番明朝的江南风景名胜,于是也趁机提出一个“废物利用”的建议……虽然俞国振觉得自己就完全能胜任导游了,但如果方以智等人都在琼州失陷的话,他自己一个人又怎么敢回江南去呢?

于是,在又一番催眠和灌输记忆之后,头脑已经浑浑噩噩的方以智等人,总算是颤巍巍地走出了拘留所,然后在笑容可掬的俞国振和其余几位穿着明朝衣冠的老人的迎接之下,登上了一艘前往广州的大海船。

——按照俞国振的描述和灌输的虚假记忆,在方以智等人因为“误会”而被琼州髡贼抓捕的时候,当时因为生病而在外就医,侥幸逃过一劫的俞国振,立刻到处发动关系,想要把他们从监牢里捞出来。只是一时间苦于找不到门路,故而无可奈何,到底还是让方以智他们吃了几天牢饭。

幸好,最后俞国振总算是找到一位熟识的大海商,然后又通过这位海商的关系,对琼州髡贼上下使钱打点,总算是把他们给弄了出来。不过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大家还是尽快乘船返回大明的地界为好……

严格来说,这样的说辞简直就是漏洞百出,好在俞国振这一次获得的外援实在强大——“有关部门”对方以智一行人都用了极强的催眠暗示。另一方面,登上海南岛的“东林旅游团”毕竟全都安然脱身,连随行的小厮和镖师都没少掉一个,只是损失了一些随身财物(如果在进了监狱之后,行李中的钱财都没有损失,那就反倒是不正常了)。所以,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诸位纨绔子弟,都很自然地接受了俞国振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