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南海铁道纪行(三)(第3/3页)

与此同时,李孟还在向徐霞客介绍小推车上的三种泡面——考虑到运输的成本问题,这些泡面都是用现代世界的机械设备和本时空的原材料,在海南岛最新设厂生产出来的。因为一次性纸碗的制作难度太高(不要以为制作纸碗纸杯的技术很简单,光是纸杯内壁的防热防水无毒淋膜一项,就足以难倒二战前的所有工厂,而朝鲜更是在二十世纪末把研发“大同江”碗面成功作为一项光辉政绩来夸耀),所以都是袋装面,分为川味牛肉、清汤海鲜和咖喱鸡肉三种口味。除了塑料包装被迫改成油纸袋,酱料、调味粉和脱水菜肉也只能放在每箱泡面附赠的小竹筒里,让食客自己拿勺子舀之外,其余都跟现代的方便面一模一样。

看着油纸包里的三种泡面,徐霞客犹豫了一会儿,觉得自己之前在博铺港三天两头吃各种海鲜,还有那个天竺咖喱饭也尝了很多回,已经有点腻了,最后就要了一包川味牛肉面。

李孟便从油纸包里拆出面饼,放进又一只椰壳碗里,撒上酱料、调味粉和脱水菜肉,再倒入开水,盖上一个纸盖。然后把碗和一副筷子递到徐霞客手里,请他耐心等待三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就好了。

片刻之后,闻着从碗里渐渐冒出来的鲜美香气,徐霞客忍不住打开纸盖,看着那犹如西瓜汁一般红得可爱的汤水,忍不住赞道:“……嗯,这泡面真不错,价钱不贵,须臾即成,而且闻着也很香。虽然还没有入口,但这色香味之中已经有两项是上佳了,真令人食指大动啊。”

“……好像是挺香的,让为兄尝尝。”

此时的徐仲昭已经吃光了他的那碗热带风味八宝粥,又闻着泡面的香味,不由得转过身来,抢过徐霞客的面碗,就往自己嘴里灌了一口放了大量辣椒、红油、胡椒、葱姜蒜香辛料的面汤……紧接着,这辈子都没尝过辣椒这种舶来品的江苏缙绅徐仲昭,就被辛辣的面汤给呛得连连咳嗽,甚至溅出了眼泪。好半天之后,他仍然觉得脸颊抽搐,喉咙和口腔火辣辣的痛,连嘴唇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

徐霞客拿回面碗之后见状,便狐疑地只是在碗沿上轻轻抿了一小口汤水,但尽管如此,还是半晌无语。随即捂着涨红的脸,擦了下眼里渗出的泪水,心有余悸地叹息道:

“……咳咳,这真是在吃火啊!难道川蜀之人,就喜欢吃这样的东西来糟蹋肠胃吗?”

——明末,辣椒刚刚传入东亚,中国只有在沿海港口少量栽种,所以古人对辣味的耐受度远不如后世那么高。而徐霞客出身的江浙之地,又素来以膳食口味清淡而著称。最后,由于穿越者的塑料工艺不过关,做不出后世的料包,这种本地产泡面的调料要靠自己从竹筒里舀,往往一个手滑就会不小心放多了……

另一边,正当坐在二等车厢的徐霞客兄弟,被这超辣方便面给呛得涕泪齐下之时,头等车厢内的未来穿越者和本时空江南名士们,也在各自享用着他们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