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圣文神武天下武功至极(下)(第4/8页)

他随王扈征时不过才十四岁,但成长速度比火箭飙升还快,今年不过十七岁,但已经是整个极西五省汉军中都著名的骑将了。

十七岁就当了将虞侯,上次大封封臣的时候,张贤瑀还特意下教,不让韦应彪受封。

这可不是打压,而是韦应彪要青云直上的标志。

只有这种前途极其光明的,才会由大王出面不让他受封,就跟后世宋明有大才者绝不会尚公主一个道理。

韦应彪把手一拱,立刻就带着本部三十骑前去了。

果如赛尔柱安排的这样,巴格达大军出三五十骑前来驱逐他们,结果连面都见不到,就被韦应彪等射杀。

若是出动三五百骑他们就边战边退,等到这数百敌骑距离大军远了之后,韦应彪一发烟花,就能把埋伏好的赛尔柱数百骑召来,轻易打杀了这些大食骑兵。

打到最后,大食人为了驱逐这些骑兵,不得不步骑并进,将防御范围大大拓宽,用严整的队形和龟速进军,来抵消无止无尽的骚扰。

他们要是敢不来驱逐或者不龟速前进,韦应彪等甚至会下马手持两石多的强弩,直接抵近射击大军,端的是无赖至极。

而越靠近西征汉军,这种阻力就越来越大,不但赛尔柱带着韦应彪等来了,蜀国大王张贤太,辽国大王张贤炅甚至带着西平堡陈阿虫之子这样的天下最精锐骑兵-西凉铁骑、河陇大马前来阻击了。

一时间,从巴格达军后勤重镇乔费尔到阿瓦士这块一百里路上,光是参与阻击的周军轻重骑兵都多达一万余骑。

他们在张贤太、张贤炅、耶律休哥、耶律奚底、赛尔柱等新一代骁勇骑将的带领下,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时而分散扰乱,时而集合猛打,将巴格达军骚扰的行如龟速、举步维艰。

而在精锐骑兵迟滞巴格达军的时候,杨继业留大舅哥折御卿率三千军留守阿瓦士城下,围堵出城的阿瓦士数千守军。

他自领大军,穿过用炸药炸出一条大道的山口,不管阿瓦士城,前去进攻阿亚德,道莱率领的巴士拉军。

杨继业麾下的极西五省行营军共有六万三千,除了镇守波斯本部和呼罗珊的人以外,所有的汉人健儿基本都已经征发出来了。

算张贤太带走的七千精骑,折御卿留守阿瓦士的三千人,以及保护后勤线的几千人以外,还剩五万人上下。

而他的敌人,阿亚德·道莱的巴士拉军约有三万,位于周军西南,已经在被杨继业命名为小孤山的山包上修建好了砦堡,做好了防御。

侯赛因·本·卡基的巴格达军约有十一万并七八万后勤保障人员,自西北的乔费尔正迤逦龟速而来。

想来这两军的战略,一定是想要两面夹击正‘疯狂围攻’阿瓦士的周军。

其中人数最多的巴格达军自西北来切断周军归路,并进行正面决战。

西南面人少而精锐更熟悉地理的巴士拉军,则负责骚扰和奇袭。

但现在反过来了,巴格达军还未到,周军就先行动了起来,先给巴格达军上了一套残废术。

至于原本的奇兵巴士拉军,自然现在就要把他解决。

五月二十九,周军在杨继业的率领下,以极快的速度行军,先锋一万人只用了半天就步骑合并跑完了六十多里的路程,剩余的四万人也在一天内到位。

阿亚德·道莱在小孤山上看着远处周军甲光耀日,阵型如遮天之翼快速而来,冷汗簌簌而下。

他的三万人中,只有一万人是原布韦希王朝驻守巴格达的近卫,其余都是临时征召的神战者,战斗力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

他突然发现,甚至是可以确定,现在他看见的这支军队,与十余日前来攻击他的那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现在这支军队只看阵势,都是百战精锐。

一股上当的感觉在阿亚德·道莱脑海里盘旋,他甚至很想马上就舍弃小孤山上的阵地逃回巴士拉,现在没这么干,完全是靠最后的意志在死扛。

但他麾下的军官们可不这么认为,小孤山高四百多米,周围树木基本都被砍伐一空。

山西侧有数条河流经过,取水不难,山上依托古城砦堡林立,称得上易守难攻,怎么也能抵挡一段时间,坚持到巴格达大军前来。

但,这些,在杨继业眼里,那都是垃圾!

因为他手里有专业操弄火炮的憾山都凤鸣厢都,携带五千斤神威大将军铜炮三门,三千斤的更有六门,完全不怕什么砦堡。

说干就干,杨继业命石守信、党进二人为先锋将,各选八百勇士披三层甲,待到夜色将黑,命士兵将火炮运至小孤山下。

根本不需要多干,只要将砦堡外的巴士拉军赶回砦堡中,然后火炮猛轰,瞬间就能将坚固的砦堡给砸出几个大洞,或者把本就不坚固的土墙直接轰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