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冷风苦雨药杀水(第3/4页)

阿布·优素福的大军足足有十二万之多,其中披甲者至少有四万,而白从信实际上的甲兵,只有他控制的七千人以及鲁三郎的一千二百人。

这也是白从信一直采取偏守势的重要原因,虽然汉军战力强大,但面对萨曼波斯来说还是太少了。

所以必须要谨慎点用,要是阴沟里翻船,很可能会一次将本钱给蚀光。

波斯军在野粟岭和双河口之间,先选择了野粟岭,因为野粟岭地形相对复杂,可以藏匿一两万人。

阿布·优素福怕白从信在这里有埋伏,于是先派大将齐亚德率三万步骑前去进攻。

野粟岭战斗一开始,河阳镇中的白从信就开始调兵试图袭击波斯军后路。

但是城外的波斯人大营中还有数万大军,加上数万萨曼波斯民夫也可以动员起来,人数多达近十万。

他们士气正盛,白从信先后三次派军出战,最多一次出动了两万人之多,但还是不能完全击退城外的波斯军,无法安全的前往野粟岭。

十月十九,野粟岭汉军被迫开始撤退,因为野粟岭太过低矮,又没有大型城池可以固守,领上九千军队中正规的甲士只有两千多,确实扛不住三万波斯军的进攻,只能往北撤退。

此战一胜,波斯军士气大振,阿布·优素福立刻开始给齐亚德增兵一万五千,命他前去进攻两河口的汉军。

不过这次就没这么好打了,因为两河口的汉军全部是骑兵,且一人三马。

虽然双河口也只有一个小渡口可以依靠,但他们打不过随时可以走。

反之齐亚德麾下只有数千骑兵,步兵占了绝大多数,双方试探了数天,汉军守不住双河口这个小渡口,也打不垮接近五万人的波斯军,但波斯军也抓不住这支骑兵队伍。

一直僵持到十月二十二,白从信命人传令给出身拔悉密万户安奇亲卫千户的安存忠,命他率军绕过齐亚德的波斯军,前去接应陈廷骁所部。

原来白从信已经收到了虎广解除镇胡堡之围的消息了。

萨曼波斯骑兵本来就不如汉军多,要打决战了自然要把原先派出去的精锐骑兵收回来。

只是他们这么一撤,白从信与后方的通信立刻就恢复了。

知道虎广出兵的白从信大喜,他立刻制定了更加大胆的作战计划。

让驻兵河阳镇左翼的陈廷骁突围出去,把驻兵河阳镇右翼的白从遇缩回城里。

陈廷骁所部骑兵多,突围出去了正好机动,白从遇手里多是步卒和在北庭征召来的弓箭手,正好用来守城。

而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波斯人直接来打有相对坚固城墙的河阳镇,还可以给波斯人造成是他们击溃了城外汉军的假象。

等到他们狂攻河阳镇到师老兵疲之后,虎广和外面的陈廷骁、安存忠等一起扑回来,波斯军就完蛋了。

不过,这么做可不是没有风险的,河阳镇并不大,住两万人就已经有点拥挤了,还挤进来白从遇的六千人,再加上大量的牲口,不管是居住环境还是水和粮食的供应,都会非常紧张。

城外的波斯大军算上可以当做炮灰的农夫,差不多有十五六万,甲士数万,万一有所闪失,河阳镇被攻陷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一场豪赌,白从信赌他能守住河阳镇,赌虎广会在波斯军人疲马乏的时候突然出现。

十月二十七,波斯军开始进攻河阳镇左翼的陈廷骁部,白从信还是派出大军牵制。

大战三天后,士气正盛,舍命狂攻的波斯人死伤千余之后,终于‘攻陷’左翼大营。

左翼的五千余步骑在安存忠的接应下突围而出。

所有波斯军马不停蹄立刻进攻右翼,右翼的白从遇所部虽然也有一万步骑。

但大多是上次石国城大战后到河中的汉民,战力或许还可以,但组织度并不高。

白从信的冒险果然出了点岔子,战场上人喊马嘶,兵刃相搏,箭矢如雨,鲜血的腥味带来的恐慌气味,布满了前后左右。

右翼在撤进城中的时候被波斯骑兵一冲,结果发生了溃散,差点引起了右翼全军的大崩溃,损失了七八百人才勉强稳住形势。

阿布·优素福在山坡上看见,顿时大喜,他原本怀疑这是白从信故意吸引他去攻坚,现在他‘确信’汉军确实是扛不住压力的被迫撤退了。

……

天门关外,老张忠也已经集结好了军队,衙内军宁远军出动了三千精锐,由悍将党进统帅。

金国藩军出动一万五千,李从德亲自顶盔掼甲率马继荣、薛守礼以及一票金发于阗军将站在了张忠左侧。

不过他们不会马上出动,会等到白从信自河阳镇发出信号之后,才会从药杀水顺水而下,击破波斯人在河中的水寨,切断波斯人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