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吾在天南自为王(第3/4页)

大喜之余,张贤存宣布各府县明年春秋两税减半,引得全场欢呼,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的百姓遍布全城。

随后,张贤存又命人将这些狗头金打包完毕,全部送往神都洛阳孝敬父亲张圣人。

与这些狗头金一起动身的,还有昆仑奴男女幼童数百,他们会到皇宫中担任未来的宫女和内侍。

……

静海军,吴昌文正在四处合纵连横,一会做出样子要出兵镇压谁谁,一会又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到处讲道理。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凑齐韩国公张昭骏要求的二十万贯。

吴家全部金银锦帛等加起来也只有十三四万贯,剩下的都是粮食、甲胄、武器等必须要保留的,是以吴昌文必须要找到‘融资’的对象。

那么,有人愿意跟吴昌文一起出钱吗?

有!因为吴昌文这人,小聪明还是不缺的。

他放出话去,说韩国公之要二十万贯,就可以让交州的静海军如同漳州的清源军一样,获得半独立的地位。

那么只要凑齐了这笔钱,他吴昌文就能得到交州郡公或者安南郡公的爵位和交州府尹、交州兵马督监的职位。

其他出资人则可以由他举荐,得到其余各州的长史、镇遏使等文武官职。

这相当于什么呢,这相当于是来给已经进入吃鸡决赛圈的十使君和吴家解套,只等朝廷的诏令一下来,大家就各奔东西,把以前主动放弃的州县抢回来,各过各的。

所以,吴昌文的这一套,还是很有一些家族动心的,打了这么多年,不免也有些人不想继续打了。

当然,也有不相信的,或者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服吴家继续爬在大家头上的。

但这只是吴昌文该头疼的事情,张昭骏的计谋反正是成功了。

因为吴昌文这么一搞,立刻就让其余十使君以为吴昌文已经把朝廷的路子走通了,他们立刻就放下了心里对于朝廷的戒心,专心和吴昌文拉扯。

……

神都洛阳,紫微宫贞观殿中灯火通明,上百内廷中书省昭武学士、琼林学士,外朝尚书省翰林学士都被皇帝召集在了大殿中。

他们与皇帝一起,在浩瀚如烟的记录和图册中,仔仔细细的梳理着安南一地在大唐几百年的时间中,所有被记录在案的的信息。

之所以这么兴师动众,是因为张鉊心里清楚,安南脱离朝廷控制,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惨重的损失,没有之一。

什么外东北,什么藏南,什么外伊犁,什么外蒙古,所有的损失加起来,都没有安南丢失带来的损失大。

要是在后世,共和国能拥有安南之地,凭我们的能力,那将是一个不亚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重地。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的手,能直接伸到东南亚的腹心。

咱们甚至可以直接成为东盟的一部分,在东盟内部当盟主,牢牢掌握这个巨大的市场。

顺带死死掐住日韩的脖子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当狗,甚至在不满意的时候,能轻易打爆袋鼠的脑袋。

所以,在解决静海军问题之前,张鉊必须要深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静海军在此时的丢失且再也回不来?

苦等大半个晚上,报告终于出来了,一个让张鉊有点诧异的结果是。

静海军之所以反复闹独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为什么要把辛苦开拓的成果上交国家这个问题。

这就像是一个大家族中不太受重视的庶子出门创业,虽然他确实多多少少借助了家族之力,但他本人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获得的这一切,都是他流血流汗得来的。

眼看家族好像没出多少力就拿走了相当大一部分红利,他心里的难受与日俱增,到了最后,如何将所有成果都留给自己,就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所以,在国家兴盛之时,比如大唐时期,安南交州成了海上贸易的关键城市,还是昆仑奴输入大唐的最大基地。

唐军从这里南下,或用战争,或用购买得到大量昆仑奴,然后在交州城进行统一的培训,最后转卖到中原。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安南的汉人移民群体都得到了好处,加上海贸带来的繁荣,他们自然愿意支持国家。

可是等到南诏几次全取安南,以及大唐的衰落导致再也用不起昆仑奴。

交州地理位置又比不过北边的广州,自然而然的很多功能都被广州给虹吸走了,衰落的非常快。

这隔着千山万水,原本的好处也没了,还要每年将赋税押解到中原去,一进一出两面受损,不满的滋生是极其快速的。

而为了不继续将赋税解送给朝廷,最好的办法就是闹事。

这是经济上的原因,文化上就更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