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阪之夏(上)(第3/4页)

同时,这些勤王军来自各地,互相语言不是很同,习俗和习惯差异就更大了。

带他们来的郡国警固使、追捕使、押领使等也没有多少经验,无法做到严格控制部署。

朝廷也没有为他们严格画定驻扎地点,甚至连军粮发放都没理清。

这一项项导致了难波京中的极大混乱,打架斗殴、抢劫勒索等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连上厕所都是个大问题。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统一的厕所,八万多外来士兵的拉撒都是自己解决,不过半月,整个难波京城前后左右到处布满了五谷轮回之物。

眼见花钱如流水,秩序又混乱,再加上据说对面燕寇只来了两万人左右,左大臣藤原实赖觉得没有了生命威胁,于是现在只想将这八万人从难波京中分流一些出去。

不过当他表达了要分兵出去驻守神户和和歌山的意思后,却没多少人接口。

因为此时还叫做大轮田泊的神户和叫做岗山的和歌山还比较贫瘠。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燕寇只会在大轮田泊或者岗山登陆,这哪是去分兵驻守,实际上就是去做挨打的沙包。

忠君爱国嘴上怎么喊都行,但是大部分人,是不会一根筋这么去做的,就算要做忠臣,绝大部分人还是要得到相当好处,才会去干。

藤原实赖既然是个高明的政客,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在他抛出方案之后,就是一系列对于利益的协调和交换。

最后倒霉蛋小野好古又被推了出来,他被安排带领山阳道的备前、备中、备后三国,山阴道的石见、出云、伯耆三国,共六国的军队驻守大轮田泊(神户),山阴道的土豪家族山名氏家主作为副将。

而岗山(和歌山)的镇守,则由美浓守橘远保担任。

总算是将任务分配下去了,藤原实赖松了一口气。

只要小野好古和橘远保各带一万人分驻大轮田泊和岗山,难波京的补给压力也就小了,反正这两地相距并不远,一旦有事就可以增援。

远处,因为平定平将门之乱而升任从四位下、下野守的藤原秀乡欲言又止。

不同于小野好古和橘远保这种这些年基本都在畿内地区享受承平的武将,位于关东地区,时刻要应对虾夷人袭击的藤原秀乡,更熟悉军旅生活,也更有危机感。

他觉得,现在不管是分守大轮田泊还是岗山都没有意义,因为水师已经彻底覆灭了,燕寇有足够的时间来挑选从哪里进攻。

与其分兵封堵,不如先把在难波京的这八万人精简整顿一下。

就现在这八万乌合之众,打一打虾夷人是没问题的,可是要对付燕寇则远远不够。

只有想法精简出四万精兵,再凭借主场之利,干脆把燕寇放上岸,实行坚壁清野、固守平城京这样的坚城,说不定还有机会。

但直到军议结束,藤原秀乡都没有开口提议。

因为他一个被派往边境镇守的小贵族,虽然也混到了国守的位置,但他是依靠军功而不是血脉成为国守的,这在此时是要受到鄙视的,被视为幸进和破坏规则者。

所以藤原秀乡根本没资格开口,开口了也没人会在乎他的意见,更说不好还会受到嘲笑。

左大臣藤原实赖其实注意到了藤原秀乡的欲言又止,他也多少感觉到了一点或许需要整顿下军队。

但这些军队里,真正属于朝廷的就只有他自己家族的两千甲兵和一千余平安宫禁军,其余都是各个贵族的私兵,要把这些来源复杂的军队整顿成一支,谈何容易。

所付出的代价,左大臣藤原实赖也不想去承担,所以他干脆就当做没看见。

……

淡路岛,慕容信长也没忙着渡海,不是没选定好地方,而是他先要清剿下盘踞于濑户内海的海盗。

这些倭国水猴子在本地熟悉地理水文,四散的到处都是,不狠狠打击一下他们,从大宰府来的辎重船队,就总是要受到威胁。

绍明七年,四月二十二,慕容信长终于扫清了大部分濑户内海的海盗。

而同时,岸上的王景也先后打破十余个倭人的庄园砦堡,大军出现在了大轮田泊的西侧。

慕容信长立刻命令李汉琼率三千人前往接应,并且在出发前,慕容信长还给了李汉琼大量的旗鼓,因此声势极大。

而镇守大轮田泊的小野好古也近被打怕了,眼看李汉琼旌旗蔽日,鼓声震天,立刻就以为李汉琼就是主力,于是拼命般的不断向难波京发出求救信。

难波京中的藤原实赖等接到消息之后,基本就相信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最优解,水陆夹击嘛。

于是,四月二十七,难波京中的武士军团都被动员了起来,分为前中后三军,足足五万人前往大轮田泊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