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何不做一次班定远(第3/5页)

要知道王环、王赟父子,可是数败南唐军的,李璟肚量狭小,竟然肯出这样的赏赐,看来一定极度畏惧朝廷了。”

杨继业脸上浮现出一股得意的神色,到底是少年人,又九岁的时候就跟在张鉊身边,被养在宫中长大的,听到有人吹捧张鉊,那比吹捧他都管用。

不过到底是杨老令公,骄傲了那么小小的一会,就冷静了下来,他看着张少敌问道:“张公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把王赟招揽过来吗?”

张少敌沉吟了片刻,随后摇了摇头,“朝廷给出的价码,远远不如南唐主给的,而且……”

他看着杨继业淡淡一笑,“都虞侯觉得,朝廷还有必要招揽王赟吗?”

“哈哈哈!”杨继业低笑了几声,“张公果然是父皇看中的天南大才,确实,这王赟和义胜都,已经没有招揽的必要了。

但这是事,还需要圣人定夺,我等只需考虑眼目前该怎么办?”

张少敌看着杨继业胸有成竹,又有点跃跃欲试的样子,当即一拱手问道:“都虞侯想来已经是胸有良策,我这老卒,愿听差遣。”

虽然明知道张少敌是在讨好自己,但杨继业还是觉得非常舒坦,他笑着说道。

“张公何必如此自谦,大家用人,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学,必然会大用重用。

小子尚未弱冠,不如张公见多识广,今有一个小小的想法,请张公帮着参详一二。”

“都虞侯请讲。”

杨继业的姿态,也让张少敌觉得很舒服,他不怕别的,就单怕杨继业这样的皇帝义子,太过于骄傲加眼高于顶,那他配合起来,就太难受了。

杨继业咳嗽了一声,然后看着张少敌和锦衣校尉说道。

“如今之计,我们找上门去,条件定然不能打动王赟,所以某想,不如趁着还没去见王赟的时候,先突入城北南唐使者暂住之所,将其尽数打杀!”

“嘶!”张少敌这是第二次倒吸一口凉气了,而且不同于第一次,第一次是装的,这次是真的。

他震惊的看着杨继业,细细思虑了一小会,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大胆,但是极为有效的策略。

本来马楚和南唐从马殷和杨行密时期就很不对付,王环、王赟父子更是南唐的苦主,双方的对彼此本就不是很信任。

现在只要南唐的密使死在了岳州,王赟就是有一百张嘴,那也说不清楚了。

而且,南唐使者是秘密来的,只有王赟知道住宿地点,现在被杀,在南唐看来,百分百就是王赟要投靠周国,因此纳了投名状。

谁能知道,高保勖身边和鄂州武昌军中,都有锦衣亲卫的眼线呢。

张少敌当即就同意了,而且他还进一步提出,“若是要杀,那就一定要想法应对王赟的办法。

昔年其父王环曾是家父麾下勇将,都虞侯到时候不妨夸大一下朝廷的封赏,与某一起先镇住王赟,等朝廷大军到。”

锦衣校尉听他两这么说,也把手一拱,“锦衣亲卫在义胜都中发现一名叫潘叔嗣的左押衙都虞侯,数与王赟有嫌,在军中被排挤。

都虞侯与张公想去刺杀南唐密使,某就去寻潘叔嗣,以备将来解决王赟。”

三人商议已定,立刻分头行动,杨继业去召集人手,张少敌去勘察路线,锦衣校尉去策反潘叔嗣。

……

城北,这是一座两进小院,是王赟从弟义胜都都头王恩的外宅,周围比较安静,人流较少。

原本住在这里的,是王恩养的一个外宅妇,半月前外宅妇摔伤了腿,回娘家修养去了,就正好被用来安置南唐使者。

南唐的使者,是一个姓孙的内侍,还有武昌军一个十将率领的六个甲士在保护他,外面则是义胜都六七个牙兵,总共也就是不到十五人的武力。

杨继业轻轻咬着一块用山楂和白糖熬制,有点像果丹皮一样的小零嘴,这玩意酸酸甜甜,糖分含量高,战前啃几块就以提升下能量储备。

他一边听着屯田使许松之派来的屯田兵讲述屋内情况,一边迅速做出了安排,这次跟着杨继业来的有五十骑,但是其中三十骑都在城外。

因为杨继业本来是想先了解下情况再去找王赟,结果没想到,一下就了解出了这么大的情况。

他看着呢和身后开始穿环锁铠的憾山都甲士们说道:“屋内人少,虽然也是甲士,但不可能随时着甲,就算着甲,南唐的贼汉们,也不是我憾山都好汉的对手。

所以冲进去以后,鸡犬不留,不管男女全部杀光,以防主要目标溜走。

赵金刚奴,你负责带五个人警戒各个窗口和屋内暗道,务必检查仔细了。”

赵金刚奴是个脸上有几朵高原红的吐蕃人,不过现在他可不承认自己是吐蕃人,坚称他父亲是昔年陇右节度使的十将,是陷没在吐蕃的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