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次失败的孝顺行为(第3/4页)

江陵城中,阴正奇阴鹞子已经将南平府库封锁了起来,南平都虞侯以上的将官,全部被看押在了江陵府衙。

高氏族人则被迁出荆王宫安置,偌大的王宫中,只剩下了高从诲和高保融父子二人尚在。

张鉊马不停蹄的来到荆王宫,却见高保融跪伏在地上,身边则放着一张胡床。

胡床上是一个形容枯槁,看起来病的不轻的老头子半卧着,正是高从诲。

张鉊装出一副大惊的样子,“春日听太医署回报,不是说荆王的病情已经好了很多吗?不想病重如此。”

说着,张鉊有些责备的看向了高保融,“荆王病重,就当在静室修养,就算要来,怎么就用一胡床抬过来?”

高保融抬起头来,看着张鉊回答道:“乘舆乃是天子之物,臣下岂敢乱用。圣天子到,高家安敢在静室以待。”

“德长你真是糊涂,高家纳土奉献为天下表率,何须如此小心翼翼。”

说完,张鉊走过去,握住病床上高从诲的手,然后对左右喊道:“准荆王于宫中用乘舆,快快去抬来。”

高从诲本来就一直病重,现在被奉献三州和十子高保勖跑路两项刺激,直接就有些中风了。

他看着张鉊,嘴里嗬嗬的说不出话来,但眼神却是非常希冀。

张鉊答应过高从诲,可以让他留在江陵,高从诲虽然已经这样,却还是希望张鉊能信守诺言,不使南平在他手里终结。

张鉊一看到高从诲中风,心里立刻就放下心来了,中风都已经中成这样,已经没多少日子,就算不死,也不可能再掌控局面。

于是张鉊就在高从诲的胡床前下旨,“荆王高从诲纳土奉献有功,加食邑三千户,实际食邑宜城一百户,加太傅衔,赐亲王服三套,仍留江陵城权摄政事。”

病床上的高从诲听到张鉊这么说,感激的眼泪哗哗的往下落,他斜眼看着身边的高保融,高保融立刻跪下,朝着张鉊三跪九叩。

“臣高保融替父叩谢陛下圣恩!”

张鉊点点头,立刻就让人把高从诲给抬进了宫内,高保融则被张鉊带到了身边,并命高从诲四子高保绅去照顾高从诲。

张鉊拉着高保融的手,往荆王宫大殿广德殿走去。

“德长以为,南平水陆军中,谁可以托付大事?”

留高从诲归留高从诲,南平的国号也可以暂时不去,但是南平的各方权力,那肯定必须要拿捏住的。

高保融赶紧对张鉊说道:“何人可用当由圣人决断,非是臣能置喙的。臣请率高氏族人至东京安顿。”

张鉊连连摆手,“吾素知德长品行,今既然纳土,就不会猜疑于你。

听闻汝弟高保勖奔鄂州,朕恐其引南唐水军至,还请德长速荐良将,安稳江陵。”

高保融于是说道:“臣弟罪该万死,荆王已将其逐出高氏门墙,臣有不查之过,请圣人治臣之罪。

江陵水军中,指挥使魏璘德才兼备,骁勇有力,此次挫败叛将李端等,魏璘有大功,臣以为可以重用。”

张鉊实际上比高保融更知道高保勖要往南唐跑,因为高保勖的大舅哥,早就被锦衣亲卫收买。

这个烫手山芋,就是张鉊故意丢给李璟和南唐鄂州武昌军节度使何敬洙的。

当下他毫不在意的说道:“高保勖狼子野心,谋划已久,德长不能查,也在情理之中,速召魏璘到广德殿来。”

广德殿中,魏璘很快就被召了过来,此人竟然只有二十来岁,皮肤黝黑中泛着光泽,一看就是经常水中来去的浪里白条。

“卿为何不随高保勖等逃去南唐?”张鉊先是冷冷问了一句,气氛一下就冰冷起来。

魏璘一点也不慌乱,把他手一拱,对着张鉊说道。

“某食高氏俸禄,高氏若要战,某当死战。

今高氏要纳土奉献,某当率军护卫高氏上下安危以待圣天子至。”

“哈哈哈!”张鉊欢喜的拍了一下手,“果然是忠臣良将,难怪得德长力荐,今日愿食朝廷俸禄否?”

“高氏归于朝廷,臣自然也愿意归顺朝廷!”魏璘这次跪坐在地上,大声回答到。

张鉊大喜,继续问道:“汝愿归顺,不知飞虎军七千健儿可愿归?”

魏璘大声答道:“臣听闻朝廷少有水军,今南平飞虎军乃江上飞虎,若得为禁军,定然全军欢欣,皆愿为陛下效死力。”

张鉊顿时觉得这个策略还是很不错的,他现在就缺水军,南平的飞虎军守江陵四战之地,先后击败过马楚、南唐以及昔年在襄阳叛乱的安从进,战斗力相当不错,收为禁军还是很划算的。

张鉊当即下令,飞虎军全体从南平水军变为朝廷禁军,就称水军飞虎镇。

任命他的义子赵延进为飞虎镇总兵,魏璘为飞虎镇副总兵,让魏璘带着赵延进一起去做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