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军制、赋税改革与草原十二万户(第4/5页)

然而,设想是美好的,但要真正去推动,往往会很难。

哪怕就是废州并府设立卫所这种事情,张鉊也不可能乾纲独断,必须要跟下面的人商议。

而且肯定也要做出一些让步,不然的话,广大的官员们就可以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扛着红旗反红旗,以及消极怠工摸鱼上班的厉害。

所以与想象中皇帝夜夜笙歌不同,张鉊回来之后,就去大符那里住一个晚上,然后就连续跟朝臣商议国事到深夜,随后就在皇后寝宫直接安歇。

九月十三,连重阳节都没休息的张鉊,终于与朝廷文武诸臣工商议完毕了大事,一连串的改革连续开始。

最重要的当然是亲军、禁军的授田,以及撤州并府。

同时张鉊命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武举,这可不是单单一场考试的问题。

张鉊的武举,是要先在各县由各县巡检建立枪棒社和弓箭社,每年一挑,挑选出来的进入各县武学。

在县武学,系统性的学习弓箭、骑射,军阵,以及了解甲胄和弩箭等。

再每两年由枢密院、兵部、各府兵马督监奉天子诏令进行府考。

考中者能得到一个都头的头衔,比如善射者,就能得到弓弩都头,精枪棒的就可以得到枪棒都头的头衔。

有了这个头衔者,就可以不用户籍而只用都头的头衔到各处游历,不被一般的衙役盘查,见官不让。

随后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也就是简单认字之后,再参加每两年一次的行省大考。

这次考中者,如果不愿意再考的,可以到卫所任副百户,或者回到县中任都头衙役、团结兵教头等。

到了这里,再往上考,才是武学会试。

这分两个方面,走悍勇骁将路数的,只要求认三百个字,会认令旗,会简单的排兵布阵就行。

中举之后,可以入亲军、禁军,极为优秀的入憾山都。外放则到卫所或者边防镇军之中为中层武官。

另一个分支就是六韬军帅类的,这就要求很高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将帅的。

一旦考中,不但可以入军职,还能在某些时候转文,任方面之帅。

这一条路走下来,孩童十岁就可以开始参加巡检司的大挑,真正有实力的,十七八岁就能成长为一员合格的军将了。

而且武举有个好处,那就是评判的标准非常准确,不存在你说好,他说不好的情况。这也方便张圣人挑选出愿意向外征服的人才。

同时,张鉊还准备把乡射大礼这一项礼仪,给搬到草原上。

风格上摒弃在汉地才能实行的一部分繁文缛节,但大多数项目都得以保留。

再加入此时中原人和草原人都爱的摔跤、相扑等项目,用一套相对严格的程序来为泥撅伊利可汗挑选草原勇士。

这其实就是后世蒙古人的那慕达大会,张鉊准备将他与汉地乡射文化合一,增强彼此的文化连接。

而要搞定这些,让所有人特别是文官支持,张鉊付出的代价,就是两税法的继续推行。

别小看这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两税法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个人资产的认定。

因为两税法是按照富裕程度来征税的,这就有了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以前的两税法是由武人瞎搞的,但现在张鉊明显是要厘定税金,那么以张希崇、和凝、冯道为首的仅存文官,就很想把这部分权力给抓到手里面,这样文官就有了立身之本。

当然,这不是说文官就一定要搞小动作偏袒自己人,在这个其兴也勃焉的阶段,他们还不敢。

他们要的是这个厘定税金的权力,在面对武人时,可以自保的权力。

张鉊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很痛快的决定由户部和盐铁司共同来确定新税,把这部分权力给下放了下去。

和凝等人欣喜若狂,张鉊却在心里嘿嘿一笑,因为在两税法之后,其实还有个更狠的摊丁入亩。

只不过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这样的操作手段,所以张鉊没有提出来。

现在正好,让他们用两税法把国家给搞富裕,手工业、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之后,张鉊就会提出更适合人口增长的摊丁入亩,二十年后,应该就可以提上日程。

……

九月十五,经过长期的筹划之后,张周的改革的新政开始出台了。

在此之前,中晚唐开始实行的两税法,已经被武人们祸害的不成样子了,必须要大改。

张鉊首选宣布,维持唐时期的两税法,整体的税率大概在十二税一到十四税一之间。

废除自唐末五代以来巧立名目的农器钱、绢帛税、牛皮税等。

将脱胎与唐代的间架税进行改革。

所谓间架税,石晋时期叫屋税,实际上也就是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