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血浪翻飞敌阵摧(第3/6页)

可是在张周,周军步骑皆强,孟蜀、南唐等国则基本只有步兵,重步的质量还比不上张周,契丹跟张周一样,都以骑兵见长。

因此骆驼旋风炮一直都没有用武之地,属于鸡肋中的鸡肋,但没想到在这里用上了。

张鉊把骆驼旋风炮跟冯晖等人一说,众人都是大喜过望,河东军的砦堡是以大量木材和少量土石修建的,防御力其实并不强,很难经受住骆驼旋风炮的轰击。

干脆就先砸毁他们的大砦堡,把河东军轰出来,让他们主动前来求战。

六月初四,张鉊又磨蹭了两天,等待骆驼旋风炮全部过河之后,才率两万大军,抵达了鸡泽县城北。

而在这之前,从漳水到鸡泽县北的整片大地,完全成了双方骑兵狗斗的竞技场。

张周出动了左金吾卫的骠骑,河东军也放弃了一直用吐谷浑骑兵的惯例,而是出动了河东衙内骁骑千余。

在张鉊率大军抵达的路上,随处可以看见无主的马匹,满地的血迹,以及抛尸荒野的河东骑兵,双方战斗之激烈,可见一斑。

……

清晨的微凉的轻风,拂过一面面战旗,周军分三面,共大小十七个方阵。

方阵之间,数十鼓乐队伍随军而行,齐奏大鼓、胡笳,众将士高唱。

‘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可不要小看这首《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此词出自吐蕃陷鄯、凉等州后,阎朝率沙州军民坚守河西最后据点敦煌时,乃是当时的军歌。

自阎朝被毒杀,吐蕃彻底占领河西后,吐蕃上层奴隶主不准大唐河西遗民说唐音着汉服,烧毁大量有汉字的书籍。

整个河西的边民为保持同仇敌忾的凝聚力,以及不忘祖宗文字语言,大多都是从这种歌曲中学习唐音汉字的。

如今来的这两万人,除了冯晖的六百银枪都,以及许昌府忠武军、归德府归德军、济宁府泰宁军这三节度牙兵两千余人以外,全部是来自河西、陇右的张周腹心子弟,因此人人会唱。

嘹亮的军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各部到达预定位置后,任然没有停歇。

而担任游奕、警戒的左金吾卫骠骑,已经开始驱逐靠过来的河东吐谷浑游骑,主力尚未接战,外围的轻骑兵早已打的头破血流了。

终于,在歌声中,象征着皇帝亲临的黄罗伞盖以及象征大军主帅的银边三辰旗、银白垂金穗大纛立起,歌声骤然停歇,两万将士齐声三呼万岁。

紧接着,由十数民夫才能推动的大鼓被敲响了,大鼓响一声,依次排列的小鼓连绵不停的响动。

鼓声中,作为主力的憾山都银白底金团龙旗高高升起,憾山都马步将士高呼‘摧破敌阵’三次。

三呼羽林完毕,大鼓继续敲响,这次立起的,是右羽林卫的银白底金飞龙旗,右羽林卫将士也高呼‘羽林’三次。

紧接着,左金吾卫、右金吾卫以及银枪都,忠武军等军的认旗也一一升起,鼓声也开始密集了起来。

憾山都左右统军张昭忠、张昭就、右羽林卫指挥使李存惠、左金吾卫大将军衔指挥使白从信,右金吾卫郎将都虞侯虎广,银枪都指挥使冯晖的,各自将他们用惯的传令兵派到张鉊身边。

这些传令兵与主将的默契度很高,更能保证在嘈杂的战场上,各指挥使清楚知晓来自主帅命令。

各军认旗都立起来后,一时间旌旗蔽空,传令兵来回穿梭,战阵之上烟尘四起,一下就把大战前的肃杀气氛给烘托起来了。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了激烈的欢呼声,原来左金吾卫的骠骑们,彻底击溃了河东军派出的千余吐谷浑骑兵。

左金吾卫骑队正杨归忠手提吐谷浑大将的人头,策马扔到了张鉊面前夸功。

张鉊大笑两声,“杨归忠骁勇无匹,赐蜀锦而二十匹,转阶官一!”

全军欢声雷动,随后大鼓再次擂响,各军、卫也敲响大鼓,各军齐声喊;呜呼!呜呼(音O HO),随即全军向前,直逼河东军大阵。

刘知远在鸡泽县城看的周军持戈矛、带槊棓齐步连环而来,也觉得压力倍增,立刻让鼓手擂响战鼓。

河东军也齐声呜呼,前出到大砦堡左右两端,两侧壕沟-车阵-箭楼组合的轻步兵也开始持刀负弓矢做准备。

河东军以大砦堡为界,左是慕容彦超的五千人,为刘知远亲信牙兵组成,披甲率超过六成,战斗力非常强。

右是史弘肇的五千人,半数是他自己的武节军,另一半是各军勇士抽调而成,披甲率至少过半,战斗力也很不弱。

按照战前约定的战法,慕容彦超和史弘肇擂响军鼓,一万人成十个方阵,也结阵连环踏步而行,与他们一起出击的,还有战斗力稍弱的各军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