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高昌回鹘:遭了!我成软柿子了(第2/3页)

而迎亲的也一样,你家连几个能打的甲士也没有,那就代表了你们家定然在村中是受欺负的,家里的男人都是没能力的。

在如今的凉国,自有甲胄的甲士,几乎成了后世结婚豪车一样的存在,是实力的最佳体现。

光是在这上下白马村,区区二百多户人家,就有棉甲四套,铁扎甲二十余套,其他锁子甲和皮甲四五十套。

这可都是他们自己的装备,全是有战功后,张昭赐下去的。

甲胄就是战斗力的保证,可以说,要是此刻有敌人袭来,上下白马村立刻就能组成一支七八十人甲士队伍。

其中还有神射手七八人,轻甲骑士十几人,能策马射箭的义从骁骑和团结弓手更有数百。

因为他们从十来岁的小孩子,到四十五岁的老汉,几乎人人都能骑马射箭。

这样的村庄,别说是一般的敌人,就是正规的契丹军,不来个几百千把人,根本通不过上下白马村。

当然,这么多的甲士不是常常在村中,也更因为上下白马村所在民勤县,是拱卫凉州的京畿之地,特别是连续出了好几个能干人,才有这么强横的武力,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但也能看得出来,张昭这个河西凉国的基础武力,已经变得非常靠谱,现在张昭缺的不是武士,而是支撑打大战的钱粮。

……

章家大郎对这个儿媳,实际上是不太满意的。

因为当时他作为跳荡兵火长,带人冲进定难军盾牌阵中,打出缺口的时候,他的将头是承诺要把女儿嫁给他儿子的。

而且由于他们将在白盐池的大功,将头连升两级,原地变成了大同军的营指挥。

而王家壮汉在白盐池的功劳,还没有章小彪大,才从火长升到队副,怎么看都没有堂堂营指挥的前途好。

不过,章家大郎也拗不过儿子章小彪,这王家壮汉村民岳父的称呼可不是白叫的。

章小彪十二三岁情窦初开时,就暗恋王二娘子,一晃就是五年,现在能娶到心上人了,别说营指挥的女儿,就是镇总兵的女儿,他也不干。

王家壮汉也知道章家大郎有点不愿意和他家结亲,所以不但让儿子侄子们全部着甲出动送亲,还把他的亲侄子王九郎,从凉州给请了回来。

王九郎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身穿甲胄,而是穿了一件青色的缺胯衫,头上也只戴了一个简单的青色幞头。

只有腰间若隐若现的一块玉佩,显示了他的身份不凡。

这枚玉佩,就是凉国官员的象征,于阗多产玉,凉国与于阗金国关系密切,所以在凉国内,特定形状和花纹的玉佩,就成了中高级官员的象征。

王九郎属于是上下白马村中的异类,原本跟章小彪他们差不多,十几岁了也是骑马射箭,打架斗殴,大字不识一个。

可是在张昭重开凉州州学的四五年间,十三岁了才开始读书识字的王九郎进步神速,很快就越过了识字这道坎。

到现在来说,他刚刚通过了张大王的科举,以明算科中试。

加上原本他的老师,就是碎叶郭家的人,因此中试之后,直接就被琼林院大学士郭天策调到琼林院中,任行军学士一职,负责粮草的统计和调配。

属于是天天能跟张大王见面那种近臣,因此在上下白马村,是唯一能跟可以宿卫禁宫的章小彪,相提并论的人物。

此刻,这些高端人士也卸下了身上甲胄,开始围在一起高谈阔论,只不过他们的话题有点高端,周围的村民们有些听不懂。

但大部分人为了显示自己也是这个圈子里的,虽然对各种官职和动向听的一头雾水,更不知道晋国、蜀国、契丹在哪,但还是强撑着在装模作样的点头。

还好,没过多久,话题终于聊到大家都能听得懂的方面了,那就是大王很可能要出兵了。

一听到这个,人群就开始小小沸腾起来了,出兵好啊!出兵才能发大财回家娶娇妻美妇啊!

而谈论到这个,王九郎瞬间就成了核心,因为他是这里最清楚大王心思的,只听王九郎压低了声音,有些神秘的说道。

“某很可能在最近,要跟随礼部武参军去高昌了,大王有意命我等出使高昌回鹘。”

众人闻言心里都是一动,章小彪对最近的风波也有所耳闻,当下直接说道。

“九郎要是去高昌,可不要给那仆固家的伪汗好脸色,最好能气得他们失心疯了来招惹我们,那时候咱就去打他妈的。”

对于章小彪和上下白马村的甲士们来说,高昌回鹘就是实实在在的软柿子啊!

现在凉州四周,只剩下了契丹、晋国以及高昌回鹘三方。

这契丹隔得远,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晋国的关中已经被大王渗透的非常厉害了,应该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