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此绝非朝廷之福(第2/3页)

五十二岁的末帝李从珂不愿意落入石敬瑭与契丹人之手,于是带着传国玉玺和母亲曹太后,妻子刘皇后,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

石敬瑭还没有进入洛阳,立国十三年的后唐就已亡国。

而此时,龙辩带着耶律倍的幼女耶律阿不里,刚离开洛阳不到百里。

但好在龙辩有大德高僧这个身份保护,沿途官兵丁壮,皆不敢盘问,可以极速向西返回凉州。

龙辩走了,裴远却留在了洛阳,他从凉州走时,张昭派了二十个武士护卫他东归。

本来裴远的第一站是要先回到河东闻喜裴氏的地盘上,为张昭招揽人才的。

不过,中原经此巨变,裴远心神俱荡之下,做出了一个有些疯狂的决定。

若是后唐朝廷尚且稳固,定然不会让归义军史兼任河西节度使的,哪怕是留后也不可能给。

但若是他能在石敬瑭入东都的第一时间,为张昭请封河西节度使,此时石敬瑭根基未稳,脑袋上顶着骂名,屁股下位置没有坐稳,突然得到河西凉州请归,绝对会大喜同意。

于是裴远干脆决定冒险留在东都不走,准备等石敬瑭一进城之后,就上奏请封,迅速为张昭拿下河西节度使这个官职。

罗玉儿看着裴远狠辣的表情,也不禁呆了一呆。

他是这次护送裴远东归二十武士的指挥,还出身于张昭的亲卫憾山都。

他现在总算明白,裴远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就得到张昭的信赖与器重,这家伙是真不要命啊!

洛阳作为朝廷京城,石敬瑭的叛军一旦进入城内,很难说不会进行杀戮与劫掠。

他们只有二十余人,叛军最少有数万,真要乱起来,根本做不到自保。

而作为曾经憾山都的一员,罗玉儿也很明白,如果能为张昭拿到河西节度使的官职,绝对是大功一件,对于张昭日后的发展,更是非常有利,于是他很快支持了裴远的意见。

“裴舍人既然已经决定,那咱们就得做好准备,我与十个兄弟即刻出门去囤积物资。

裴舍人带另外十位兄弟一起加固一下驿馆的防护,安排一下巡逻,若是有无赖前来骚扰,尽可杀之!”

裴远倒是一点儿也不紧张,他冲着罗玉儿点了点头。

“罗都头不必着急,咱们是西来的使者,我看石河东虽然无耻,但也算是一方枭雄。

只要他稍微有点志向,想要把这皇帝的位置稳稳做下去,就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咱们只需撑过最困难的头十天,等到石河东一进城就安全了。

只可惜据说圣上将传国玉玺也携至玄武门,随之一同而焚,要是能将此物找到献给石敬瑭,说不定能为军使拿下秦州雄武节度使,或者义州彰义节度使的地盘。”

罗玉儿禁不住嘴角一抽,他们这二十人自保都成问题,裴远竟然还想着要去为大王寻找传国玉玺,这两人不愧是能走到一起的君臣。

……

就在东都洛阳发生巨变,石敬瑭快要坐上龙椅的时候,归义军正使贾言昌才刚到渭州。

与贾连昌一起同来的天使,是一个中书门下的户部巡官。

巡官苦着一张脸,并不是很乐意,若是在平时册封一镇节度的差事,肯定是轮不着他这样的小巡官。

不过他们出发之时,朝廷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枢密院和中书门下的大佬们,不是忙着出城躲避,就是忙着准备巴结新主。

谁也不想这时候跑到河西敦煌去,好几千里呢!

所以,册封外镇节度这么大的重任,竟然落到了他这种中书门下户部巡官的手中。

他们一路西行,没几日就过了秦州地界,出了秦州,就不是中原朝廷的统治范围了,挨着秦州的兰州和渭州,属于河西嗢末的地盘。

一路护送他们的雄武节度使牙兵,也在此时返回了秦州,不在沿途护送。

这个叫做范质的户部巡官,只能跟着归义军正使贾言昌一起,带着二十几个护卫并四五十匹骡马,由秦州向渭州和兰州进发。

渭州还好,这里虽然不是后唐疆域,但紧挨秦州。

陇西、襄武等城虽然被嗢末羌人占领,但汉人也不少,对朝廷天使还是有几分敬畏的。

可一到兰州,立刻就状况频出,兰州与朝廷之间隔了一个渭州,对于貌似强大的中原朝廷,远没有那么敬畏。

而按照此时的实力划分来说,它应该属于凉州嗢末的一部分。

可实际上呢?嗢末根本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只是个身份概念。

具有领导地位的凉州嗢末六谷部,根本管不了兰州这边的嗢末,自然张昭的影响力,也很难达到这里。

不过好在此时是五代时期,作为一个习文起家的书生,还中过进士,范质却并不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