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何必拘泥于尺寸之地(第2/3页)

张昭的祖父叫张淮鼎,原本也叫张怀鼎,只是当了归义军节度使后,怀才换成淮的。

这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是张义潮的侄子,也是张家怀字辈中硕果仅存的人物,同时还是沙州南阳张家的族长,张昭的堂祖父。

得了!张昭叹了口气,这一圈子人,全部是亲戚。

不过曹元忠这么一搞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众人纷纷把掏出来的短刀和长匕首收了回去,工具炸弹人曹元深也从极度恐惧中回过了一点神。

张昭看了看曹元忠,又看了看大厅众人的样子,知道今天的事有些麻烦。

原本他是想直接控制住这些人,然后把曹元德、曹元深两兄弟拿下,再扔出一些好处安抚。

他带回来了几百万贯的财货,大不了就用钱收买,再加上岳父曹元忠和半个岳父慕容归盈的支持,直接夺过归义军节度使的位置。

但现在看来,大殿内的众人,包括他外祖宋同光和昔年西汉金山国大将罗通达。

这些人当年都在一定程度上逼迫了他父亲张承奉退位的,对于张昭这个沙州张家唯一在世的嫡系血脉,都还有些抵触,毕竟他们当年的行为可以称得上反叛。

对于张昭来说,这场政变导致父亲郁郁而终,兄长惊吓病亡,自己被困在敦煌十几年,不管从哪方面看,他要对屋内众人报复,都是顺理成章的。

所以在一般人的心中,不管他张昭怎么说,就算他现在承诺绝不追究二十几年前的前尘往事,这些人也不会信。

你现在不追究,那以后想起来了呢?原罪可不是那么好洗清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只有启用第二套方案了,归义军节度使的权力基础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血脉继承,这个张昭有,第二个就是打通甘凉、连接故国的大义。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打通甘凉、连接故国的大义,已经不现实了。

历史上也只有张昭的曾祖父张义潮和堂祖父张淮深两任节度使做到过,就连‘中兴之主’曹议金,也就是打破了甘州,再也无法东进。

那么如果把打通甘凉、连接故国降低下标准,变成击败宿敌甘州回鹘的话,现在就正是时候。

因为甘州回鹘如果得到天公主李氏的死讯,必然就会派军西进,而两家因为肃州,早就矛盾重重。

今年五月,归义军左马步都虞侯梁幸德受命出使后唐,实际上就是去替节度使衙门做生意,归途的时候在甘州城中被杀害,所携财货尽皆丢失。

呵呵!归义军的马步都虞侯,带着数十兵卒,能在甘州城中被杀,而且还找不出是谁干的,那么谁有能力干这事,不是明摆着的嘛!

就算没有天公主李氏被杀,恐怕双方的争斗也已经不可避免了。

历史上双方的这次大战是曹元德主持的,双方各自征发了数千兵马,进行小规模接触后,感觉占不到便宜的甘州回鹘退回了肃州,就偃旗息鼓了。

但那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对于现在的归义军众人来说,他们肯定不知道这场看来即将爆发的大战竟然会如此虎头蛇尾。

所以张昭要做的,就是代替曹元德去打这场与甘州回鹘的大战,这样法理与道义就都握在他手里了。

当然,他不可能就带着本部兵马去跟甘州回鹘开战,那样的话,估计他今天刚出敦煌城,下一步他就会被这些老家伙给卖了。

“二郎,把你二……呃!二表兄放开吧!我送你出去!”

曹元忠对着张昭说道,随后又叹了口气看着兄长曹元德。

“让二郎去肃州吧!肃州龙弘数次来报,有达旦人袭扰草场,又有甘州人伪装下肃州之民屡次挑衅,让二郎去肃州,正合适。”

曹元忠算是为张昭使出洪荒之力了,硬是在已经龟缩于瓜沙的归义军中找出了半个肃州。

目前的肃州被一分为二,归义军和甘州回鹘各控制了一半。

被归义军控制的上肃州,还有几万人,只是一直因为军力不够,统治并不是很稳固。

但张昭是带着军队来的,应该可以控制得住,说不定还能吞下整个肃州,到时候张昭也就有立足之地了。

不过张昭当然不会去肃州,但他也不会直接拒绝,这可是岳父提议,还是向着他的,直接拒绝,就会显得张昭太不知好歹了。

于是张昭诡秘一笑,决定换个方向突破,“肃州虽好,然却面临甘州回鹘的威胁,赶不走甘州人,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不如这样,这次甘州西进,就由我张昭去对付,也算报了当年他们逼迫某父亲的大仇。

某的要求也不高,诸位都是归义军的柱石、耆老,只要各位长辈现在将家中尚武的丁壮都交给某,甘州猃犹,就由某一力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