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该往何处去(第2/3页)

一席话说的白从信等人脸色惨白,葛咄虽然早已色厉内荏,但他仍然是一面大旗,一面可以号召人心的大旗,没了葛咄,这些马贼中,谁也不会甘心服从其他人的领导,散伙就在眼前。

可是马贼这一行,正常情况下想要平平安安的金盆洗手都不容易,就更别提这么散伙的了。

张昭猜测,他们的仇家一定不少,失去了马贼群体的保护之后,很难保住自己的小命。

而且葛咄的老巢他们也回不去了,那里有葛咄的亲族在,他们眼看着葛咄被杀没有帮忙,回去也不会被接纳,更有可能遭到杀身之祸!

“二郎君英勇盖世,我等也是二郎君招来的,不谋沙洲后该去何处?还请二郎君示下!”

白从信还是不松口,张昭也讶异的看了这个家伙一眼,话说的好听,姿态也放的很低,但却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到还挺沉得住气的。

今后该往哪里去?这个问题张昭也想了很久了。

其实他跟这些马贼的境遇差不多,想要再回沙洲安静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出这档子事,曹家或许还能容得下他。

因为原来的张昭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废物,废物有废物的好处,那就是曹家不会担心他可以翻出什么浪花来,也不太好针对他。

以曹议金和曹家如今在瓜沙二州的地位,如果连一个废物都容不下的话,很容易招人非议,这很不划算的。

可现在不同了,他张昭以一敌百还大获全胜,更亲手锤杀了马匪悍贼秃毛虎,曹三娘子都称他有庆忌之勇,加上已经传开的太保公显圣加持,这活脱脱的人杰啊!

曹家心再大,也必然容不下这样的张承奉后裔。

“某准备往西去了!”张昭想了想,干咳了一声说道。

“往西?”白从信和张忠迟疑的看着张昭。

这时候沙洲的西面是被称为仲云的部落联盟,这些由回鹘人、璨微人以及其他突厥化的杂七杂八部落联合起来仲云国,占据了原属沙洲的鄯善(楼兰)、蒲桃城、新城、且末、若羌等地。

这不是个好去处啊!白从信的表情难看了起来,因为这块地方是在太贫苦了一些,遍地黄沙,如果不是可以沟通东西的话,都快成死地了。

比如鄯善,已经几次迁徙,原因就是蒲昌海(罗布泊)不断缩小,周围绿洲也在不断减少的缘故。

这破地,要是富庶,早就被沙洲或者高昌回鹘给占据了,而且就是这么个破地,那些穷鬼一样的璨微人还建立起了行政制度,有国主,有宰相,有都督,又穷又横更难以驯服。

去仲云,还特么不如继续回祁连山上吃雪呢!

不过白从信和张忠以为张昭是要去仲云避难的时候,但有个人知道不是,腰间挂着葛咄那颗快被锤扁头颅的曹三娘子过来了,她美目中异彩连连。

“二郎君不但有庆忌之勇,更兼诸葛武灵王之智!

于阗是个好去处啊!大朝大宝金国大圣大明天子尉迟僧乌波陛下乃是二郎君亲舅,郎君若肯替母亲大朝大宝李氏公主回于阗省亲,金国天子定然欣喜接纳,令公大王也无话可说了。”

诸葛武灵王就是诸葛亮,这是他在唐代的封号,唐朝人就已经很崇拜诸葛亮了。

金国就是后来的于阗国,由于于阗国的封号是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在天福三年(938)才会赐下的,所以他们现在的自称是金国。

大朝大宝金国大圣大明天子尉迟僧乌波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独守西域百年,坚持汉家文化的李圣天。

李圣天的姐姐,大朝大宝李氏公主是张承奉的正妻,也就是张昭的嫡母,所以李圣天是张昭名正言顺的舅舅。

于阗国是西域大国,国力还在高昌回鹘和喀喇汗国之上,张昭去投奔李圣天确实是一招妙旗,不但可以远离曹家,还可以在于阗获得支持和活动空间。

“于阗!”白从信眼睛一下就亮了,这还真是个好出去,于阗不但富庶还是张家二郎君的亲舅,不但比祁连山上苦捱好得多,也比在沙洲游荡更好。

这就是名门之后的作用,白从信等人纵横沙州几十年,连个栖身之地都没有,张昭不过十八九岁,到哪都有人接纳。

“二郎君!仆恳请二郎君收留我等,我等愿意追随二郎君赴汤蹈火!”

白从信带头跪在了还充满血腥味的地上,周围的回鹘人也跟着哗啦啦的跪了下来。

“你说跟随就跟随?有好处就来,没好处就跑,于阗国的富贵,凭什么有你一份?”

一直对这些回鹘人不满,觉得被他们欺骗的齐瞎虎不乐意了,刚才犹犹豫豫的,现在一知道可以去于阗国逍遥就上来了,哪有那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