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杀鸡儆猴(第4/4页)

可提到这个,吴欢一下子摆出了一副愁容,道:“蹇公……府里的钱粮……”

蹇义冷冷道:“老夫严厉处置流民,便是要教乡贤和士绅们知晓老夫是在为他们谋划,这个时候,也舍不得出钱粮吗?”

在蹇义冷然的目光下,吴欢心头一颤,连忙道:“学生明白了,学生去和他们谈。”

次日。

七八具尸首悬挂在府衙。

过往之人,一个个见了,只觉得触目惊心。

不过不少出入的人,却无不拍手称快。

此等流民,活该如此。

宁国府各县,也有不少人长出了一口气,于是拼命教人鸣锣宣讲。

似乎……宁国府这股歪风,算是止住了。

当然,府里既然做了榜样,那么下头各县,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起初还有些担心,可如今,却早已急不可耐,凡有流民,抓住之后,无不严厉处置。其中泾县县令,直接教人活埋了四十七人,又下严令,再有不识好歹者,立杀无赦。

各地里长、保长,也纷纷受了鼓舞,为了严防死守,直接采用连坐,各村互保,凡有邻人出走而不归者,四邻也要治罪。

气氛一时肃然。

而种种举措下来,神奇的事竟是发生了。

在连续数月的地价下跌之后,这宁国府的地价,终于开始回暖。

地租的价格,也总算是让不少人松了口气,开始有了上涨的空间。

……

一份份的奏疏,送到了朱棣的御案前。

朱棣看了奏疏后,生出了疑窦:“为何近来有不少关于称颂宁国府的奏疏?蹇卿家在宁国府……看上去也没有什么甚大的作为啊!”

说着,朱棣看向亦失哈。

亦失哈如实道:“听说……各府各县,只有宁国府那边,百姓安分守己的,说是什么教化的功劳,百姓们深感圣意,且还说什么……农为本,无农不稳,所以……”

这话不用说下去,朱棣就懂了,他颔首道:“蹇卿家治理一府,想来是轻而易举,自然与寻常的知府大有不同。”

朱棣想了想,随即道:“召张卿来,朕有话问他。”

这个张卿,亦失哈自然知道是谁,听了旨意,便立即去请张安世了。

这次召见,倒是有点突然,张安世只能丢下手上的事情,兴冲冲地赶来了。

见到朱棣,他老实地先是行礼道:“见过陛下。”

“人呢?”朱棣对他却不显客气,鼓着眼睛看张安世。

“啥,啥人?”张安世一头雾水,摆出一脸懵逼的样子。

朱棣定定地看着他道:“徐景昌他们,这么一个个大活人,都去哪里了?”

张安世觉得自己实在太忙了,太忙的坏处就是总能容易忘掉一些不甚重要的人和事。

他这才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一些人。

朱棣继续道:“现在他们的家眷,可到处都在找人,已有人向朕伸手要人了,自打上次跟你走了,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这话显然就说得有点重了。

张安世倒是显出了几分心虚,毕竟人被他丢到那个地方后,他就没再怎么管了。

于是他底气不足地道:“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