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满载而归(第2/5页)

于是朱权道:“多谢陛下。”

这一下子,似乎朱棣和朱权的关系,在这一会的时间里,亲昵了不少。

此时,朱棣其实巴不得这家伙多带兵马,希望他在海外能有所作为呢!

而朱权也知道,一旦出海,只怕需仰仗这个皇兄。

朱权与朱棣寒暄一阵,便道:“陛下,臣弟只怕要及早回去,与藩臣们商议一二,及早做好出发的准备,就在此先行告辞了。”

朱棣颔首:“及早一些也好,不过此番……你要出发,也还需郑和的船队回来,待他们下一次下西洋时,顺路将你们捎上。所以你准备的时间十分充裕。”

等朱权一走。

朱棣瞥了张安世一眼,便道:“你是怎么糊弄他的?”

张安世笑道:“臣没有糊弄,臣只是告诉宁王殿下,有一个地方,可以施展他的才华,他便动心了。”

“哎,他终究还是不甘心啊。”朱棣感慨地道:“可若是换做是朕,只怕也不甘心,天潢贵胄,学了这么多的本领,谁愿意一辈子关在王府里虚度光阴呢?可见让他移藩是对的,朕的那些兄弟,都移出去才好。”

张安世道:“陛下,并非每一个藩王,都有宁王殿下这样的魄力。”

朱棣道:“所以……才要让他做出榜样嘛,他在外头越快活,大家才越眼馋,你得想想办法,让他快活一些。”

张安世点头:“臣也是这样想的,还有炼钢的事……”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道:“炼钢又有何事?”

张安世道:“陛下,移藩的藩王越多,将来对钢铁的需求就会越大,这新出的钢铁坚韧,臣打算试一试让这钢铁用在火器上,只是现在八字还没一撇……”

朱棣道:“这个你可以自行其是,不必报朕,总而言之,在栖霞,你想做什么都可以,朕在栖霞授你专断之权。”

张安世道:“陛下如此信重,令臣……”

朱棣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少说那些话,听着老子起鸡皮疙瘩。”

张安世很是委屈地道:“臣只是有感而发。”

朱棣道:“你回家感吧,别让朕知道。”

“噢。”张安世怏怏不乐,总有一种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的感觉。

等张安世告退。

朱棣让亦失哈笔墨纸砚摆好,当下提笔,写下一行字:“栖霞之内,安南侯行事,临危专断,有司不得问。”

写下之后,朱棣坐下,道:“亦失哈。”

亦失哈道:“奴婢在。”

朱棣道:“明日将朕的墨宝装裱之后,送去栖霞,让张安世那家伙张挂起来。”

“这……”亦失哈小心翼翼地道:“陛下,这恩隆是否太过,这对安南侯未必是好事。”

朱棣摇头道:“教人家给你办事,总要予以信任。这个小子一天一个念头,若是干事起来畏首畏尾,岂不可惜?这不是朕赐他的恩隆,是朕的鞭子,催他赶紧给朕多挣银子,好好地给朕办事。”

亦失哈明白了,顿时笑道:“奴婢知道了,明日奴婢亲自送去。”

朱棣低头看着自己写的字,忍不住道:“朕的行书有长进了,当初皇考说众皇子之中,就属朕的字写得不好,你瞧,朕做了天子,每日批阅奏疏,这字是不是越顺眼了?”

亦失哈便微笑着道:“陛下的行书,别具一格,有龙虎气。”

朱棣听罢,忍不住叹息:“有龙虎气,这他娘的不就是说朕的行书不好吗?但凡你能挑出一点好来,也不至说什么狗屁别具一格和龙虎气的话来。”

亦失哈:“……”

这算不算拍马屁拍到了马屁股上?

他表示很无奈啊!

朱棣倒是在此时猛地想起了什么,道:“纪纲现在怎么样了?”

亦失哈变得谨慎起来,他悄悄看一眼朱棣,才道:“纪指挥使,斩了自己的手……现在正在养伤。”

朱棣本是脸上掠过了一丝杀气。

可听了亦失哈的话,却颇感意外。

“伤势如何了?”

“不太好。”

朱棣淡淡道:“赐药吧。”

亦失哈心里叹息,他不得不承认,纪纲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个人……对自己太狠了。

原本宁王的事,这口黑锅,纪纲是背定了,可以说是必死无疑。

谁料他会通过自残的方式来挽回陛下的心呢?

原本宁王之事,看上去鲁莽,可毕竟,纪纲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忠诚,如今又通过自残,让原本对他生厌的陛下产生了几分同情。

亦失哈压下心绪,恭谨地道:“奴婢遵旨。”

……

一艘船,徐徐地通过码头,抵达了夫子庙码头。

这船中,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一个仆从蹑手蹑脚地进入了乌篷船中的乌篷,低声道:“已到了南京了,主人是去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