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双喜临门(第4/5页)

于是他上前,搀扶起邓健:“健儿……”

邓健此时有些哽咽,他确实是敬重郑和的,而且拜他为父,收益极大。

他更感激张安世,承恩伯他……他为了我……真的是什么事都想得出,他心里总惦记着咱,他……

一念至此,邓健的眼泪就忍不住哗啦啦的落下来。

朱棣倒是对此,颇为乐见。他喜欢三保,因为三保是个坚韧的人,在朱棣这样军中出身的人看来,哪怕三保是宦官,也一样有令人钦佩的品质。

让他有个义子也好。

“陛下。”张安世一脸感触地道:“今日能见他们成为父子,臣也是感触良多,父子之情,臣……已没有感受了……”

说到这里,张安世想到了前世的父母,心里不禁唏嘘和一阵酸楚。

“今日能见他们如此,臣也跟着一起高兴,将来他们父子一定可以同舟共济。所谓上阵父子,打虎亲兄弟,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父子和兄弟更牢固呢?”

朱棣也不禁唏嘘:“是啊,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这令朱棣想到了靖难的日子,自己和儿子们那时却没有这么多算计,有的只是并肩在一起,与建文一决生死。

“要不,就让邓健也跟着郑公公一道出海吧!臣想好了,臣那三十艘船,就让邓健领着,如此一来,他们父子之间也可以相互关照,有邓健伺候着郑公公,想来陛下也放心一些。”

邓健:“……”

邓健依旧还在哗啦啦的流眼泪,只是这眼泪的性质好像有点变了。

朱棣听罢,微微沉吟,口里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错,有这父子在,出了什么事,也可照应,海上凶险,九死一生,总要有最信得过的人。”

邓健一听凶险,听到九死一生,就下意识的哭得更厉害了。

他还拉扯着郑和的手,眼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倒是朱棣一拍大腿道:“张安世啊张安世,朕的身边,就属你鬼主意最多,好的很,此番下西洋,三保为正使,邓健便为副使,三保统帅舰队,邓健则统领你那三十艘舰船,方才你说同舟共济,这话一点也不错,这汪洋大海之中,无论是士兵哗变,还是遭遇海盗,甚至因为疾病而无法料理,他们父子只要有一人在,便依旧可以镇住局面,邓健……”

邓健一下一下地抽泣,身子也跟着一抽一抽的,眼泪依旧还是止不住。

此时,也没人分辨他是因为刚刚认了一个爹,还是因为其他缘故哭得如此动情了。

听到朱棣的叫唤,邓健啪嗒一下跪倒,哽咽道:“奴婢……奴婢在……”

朱棣认真地看着邓健道:“你新认了三保为父,朕来问你,你可愿意随三保出海吗?”

邓健哭啼啼地道:“愿……愿意……”

朱棣看着他依旧满眼泪珠,感慨道:“不必哭啦,朕知道你也是真性情的人。”

随即,朱棣对亦失哈道:“过几日下旨,昭告天下。”

没多久,张安世便心满意足地和邓健一道出宫。

邓健一路还哭哭啼啼的。

张安世道:“别哭了,别哭了,邓公公,你咋哭这么久。”

“咱……咱……”邓健想说点什么,可发现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他委屈啊,好好的认个爹,怎么认着认着就要出海了呢?

自个儿割了自己的蛋蛋入宫,图个啥?

难道图那海上风浪大,图那里海盗多,图在海上长年累月不洗澡?

张安世倒是安慰道:“邓公公,你听我说,你往好处想一想,男儿志在四方……”

邓健可怜巴巴的样子道:“咱不是男儿。”

张安世又道:“难道光宗耀祖,你也不乐意吗?”

“咱祖宗要晓得俺做了宦官,怕要从坟里跳出来。”

张安世:“……”

张安世一想,似乎也颇为道理,于是不由感慨:“不管怎么说,木已成舟,横竖都要去,索性硬气一些,过几日,你来我那,我有事交代。”

邓健还是觉得委屈,眼泪依旧止不住的拼命的流,终究忍不住的道:“承恩伯,你说实话,你方才叫咱一起去面圣,又叫咱去认郑公公做干爹,是不是成心的?”

张安世心里唏嘘,我这是为了航海大业啊,是为了家国天下,大明想要巩固下西洋的成果,修补这一段历史遗憾,唯一的办法,就得靠你邓健了。

当然,张安世自是不能这样说的,他看着邓健死死盯着自己,实在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他张安世毕竟心善嘛。

于是张安世道:“我这样傻,我有这样的脑子吗?我只是一时兴起,谁晓得……”

邓健心里狐疑,不过不得不说,他心里好受了一些,便道:“以后没有咱照料你,你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