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薛家老宅【下】(第3/3页)

堪称是两全其美。

不过……

这两个官职好像都和贾宝玉搭不上边儿。

总不能先让他去工地上做一两年监工,混够了资历再来工学做官吧?

就算他自己肯去,贾母和王夫人也万万舍不得——何况他自己多半也是不愿意的。

焦顺烦恼的用笔杆子挠了挠头皮,然后又在纸上开始罗列,工学里可以添加的官职种类。

技术职称暂时就别想了,这熊孩子肯定撑不起来。

这可不是当年在杂工所时,即便是帮贾宝玉搞点花活儿,只要皇帝不在意谁也不会多管闲事。

如今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工学呢,如果帮他在学术研究上弄虚作假,肯定会被人当场揭穿。

再就是管理岗位……

他连自己都管理不好,就更别说管别人了,尤其现在工学是多方争权夺利的焦点所在,让他来管理,那不是擎等着授人以柄吗?

内部监督……

这已经有专设的督导了,再说这岗位基本属于科道言官的自留地,旁人想插手也难。

后勤……

这个和管理岗位类同,也是不敢让他胡乱插手的。

就这么把常见的岗位都捋了一遍之后,焦顺最终还是勉强找出一个合适的部门:外联。

工学毕竟不是国子监,总是闭门造车可不行。

尤其在皇帝的强烈要求下,工学里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格物厅】,以后在自己的领导之下,肯定是能产出一批科研成果的。

到哪时,如果工部有需要的话,自然没别的可说,直接上交国家就是了。

但若是工部不看好的科研成果,工学这边儿又觉得有经济价值【譬如自行车】,就可以联络有意向的皇商或者民间商贾,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合作经营。

这一来,工学说不定还能自负盈亏,不再受户部的制约。

再说了,工学大规模扩招之后,毕业生肯定不可能全都走上仕途,或者进入国营工厂担任管理岗位,到时候向社会上输送人才必不可免。

有这两样需求,搞一个外联部或者招商办,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更妙的是,在产出成果和毕业生之前,这个外联部或者招商办暂时还派不上用场,有足够的时间供贾宝玉历练——若实在历练不出来,届时再把他调去别处投闲置散就是了。

想到这里,焦顺果断给贾宝玉安了个外联部主事的名头,暂定为正六品,然后从头到尾整理誊抄了一遍。

先就这么报上去,看看皇帝的意思再做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