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4/5页)

要是这个什么二星星卡能量结构别那么复杂就好,不过是提升一个星级而已,其能量结构的复杂程度却比一星星卡复杂了一倍不止,以她现在精神力异能的精细程度,制作一星星卡或许还能成,但制作二星星卡就太难了。

等等,她就不能简化结构吗?只要能制作出空间储存功能的卡片来不就成了吗?毕竟空间道具也不止一种啊,像什么空间介子,什么乾坤袋等等之类的。

虽然陆涵还没见过二星星卡的实体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但根资料上的数据参数,二星空间胶囊卡,应该是能打开一个1x1x1米的空间储物格子,相当于多了一个随身行李箱。

那她制作出来的卡片,只要达到这个参数不就成了么?

陆涵越是这么想着,便越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很快就重新提起精神来,深吸了一口气,便操控起自己的精神力异能,按照自己对空间储物格子的理解,搭建起能量结构起来了。

和这个世界各种深奥的能量结构搭成不同,陆涵的原理简单粗暴得多,直接就按照自己脑海中所想的,将空间口袋给编织出来。

而参考对象也不是别的,正正就是陆涵上辈子经常见到的游戏储物空间背包,在末世的时候,就有不少空间异能者将自己的空间异能往游戏储物背包方向去发展,这也是陆涵最为熟悉的一种空间储物格子形式。

这一次制卡,陆涵便感觉顺利得多,才失败了三次,报废了三张卡,她便将空间储物卡给制成出来了,只见着在最后那一刻,伴随着制卡成功的光芒一闪,围绕在陆涵周围的湛蓝粒子便瞬间收拢回来,重新变成一张星卡。

只不过这张星卡已和之前的样子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只见着在原本空白的卡面上,却多了很多颜色不同的图案,看着有点像是陆涵之前用能量丝线编织出来的储物格子。

在这个时候,卡片的星级还是未定的,它需要专业的星卡判定仪器进行星级判断,像是这样的仪器,几乎每个制卡师手上头都有一台,原主也不例外。

原主的那一台星卡星级判定仪器,就在床头柜的不远处,大约一个巴掌般大,一共两个卡槽,一个卡槽用来放提供机械运作的能量卡,而另一个卡槽就是用来放需要检测的星卡的。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判定仪器有点故障还是咋的,陆涵将新制作出来的空间星卡放进判定仪器里后,却是久久都没有星级判断结果出来,大约花了比正常检测时间三倍要多的时间,机械才将这张星卡的星级给判定出来,并在右上角刻上该卡的星级等级。

当仪器星级判定完成,吐出卡片来的一瞬间,陆涵便有点焦急地将卡片从仪器里抽出来了,这毕竟是陆涵第一次成功制成的星卡,心里多多少少都不禁有点紧张,但在陆涵看见卡片右上角刻着星级的一瞬间,还是有点忍不住失望了。

这是一张一星空间储物卡,虽然能够实现储物空间的星卡是制成了,但它只有0.5x0.5x0.5米的储物空间,比二星空间胶囊卡,少了八分之七的储物空间,所以仪器判断其等级为一星星卡,而不是二星星卡。

说是一点失望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没想到这么辛苦一轮,到头来还是只能采取第二个方案,只能交货一星能量卡,空间储物卡是不符合对方要求的,所以无法作为合规的星卡进行交货。

当然,这一次制卡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至少可以确定她的精神力异能还是能用的,为了练习精神力异能的精细度和熟练度,剩下来的十四张空白卡片还是让陆涵全拿来制卡了,并随着卡片制得越多,陆涵的失败率也降低了不少,最终成功制成了十二张空间储物卡。

其中十张,陆涵依旧打算用来交货,自己留一张,而剩下的最后一张,陆涵将会放到星网上进行试水交易,看能不能卖出去,要是能卖出去,那至少能保障一下自己未来的生活来源。

这么想着,陆涵便登上了星网,用原主的星网账号给对方留了言,说明自己这边的情况,表示失败了的十张一星空间储物卡,可以赠送给对方,作为不能及时交货的补偿,而剩下的那一张空间储物卡,则是被陆涵挂在卡牌售卖市场上,并按照市场价定在‘90星币’一张。

一般一张一星星卡市场均价,大约在100星币上下浮动,又或者

说,大多一星星卡都是定价100星币以上的。

但这次毕竟是陆涵用来试水的,也就没敢要价太高,只定在90星币一张,空白星卡的成本在50星币左右,如果在没有废卡的情况下制卡,哪怕只售卖一星星卡,还是能够赚取一定生活费的。

当然,前提下是……自己制作的卡片,能够成功售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