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祥(第2/3页)

“你要的那东西不叫《村志》,应该叫《生死簿》,我这没有,你应该去找阎王爷问问。”

江昭阳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对老人突然间地抖机灵有些猝不及防。颜以冬努力克制了许久,最后还是忍俊不禁地笑了一下,如果不是看到江昭阳正一脸寒霜,眉头也是越皱越紧,她真想笑出声来。

老人虽然年老体弱,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识好歹,眼前这个“警察”身上散发出的杀气,多少让他有些不舒服,他随即解释道:

“虽然我这没有《生死簿》,不过情况大体也了解一点,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这村里的人口守恒,到底是在哪一天被打破的?”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表情轻蔑地一笑,“这村里的人口到底从哪一天开始变化的,其实你根本用不着专门来问我,村里人都知道——这规律是被那个孩子的出生打破的。”

“孩子?”江昭阳表情一愣,“哪个孩子?

老者往上捋了捋额前花白的头发,嗓音低沉而凄切,“就是秦玉,那个住在半山腰上的孩子……”

“那个孤女?”

“对,我们都叫她……‘不祥之人’。”

江昭阳和颜以冬从老者家里出来的时候,银杏树正随着越来越寒的风落着叶子,老者独自一人伫立在门前,白发混在黑发间,形影相吊,形容可怜。

“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颜以冬问。

然而,江昭阳却仿佛没听见一样,只顾一个人抽着烟,若有所思地闷头走着路。

看着他一路沉思的表情,颜以冬也忍不住在心里回想起了刚才他们两人之间最后的对话。

江昭阳问老人:“为什么说秦玉是不祥之人?”

“因为在她出生的那一天,村里同时死了两个人。一个跟我女人一样跳了河,另一个是村里的一个傻·子,他进山后从悬崖上摔了下去,最后连尸首都没找到,1007人最后变成了1006个。从那规律被打破后,村里的人死的死,残的残,现在的年轻人被吓得只要过了十六岁就一门心思往外跑。”

“你们又怎么能确定那傻·子是从悬崖上摔下去的?”江昭阳点了一支红双喜,表情狐疑地确认道。

“悬崖边上有他脱掉的衣服,崖底有一滩血,就是人找不到了。”

“那他是怎么变傻的?”

“小时候皮得很,被他老头用铁锹把脑袋砸坏了。”老者用手指了指脑门,“这有个坑。”

·

不知道为什么,在听老人说秦玉是个不祥之人之后,颜以冬突然对这个案子有了兴趣。

在村委会门口的银杏树下,她收拾了一下露出的白衬衫,同时抬头看了一眼江昭阳,他正坐在树底的长椅上,翘着二郎腿,闷闷不乐地看着头顶的一树金黄。

“你怎么了?”她走过去问。

江昭阳皱了皱眉,“没什么,就是突然有一种很讨厌的感觉……”

但他却没有明说那种“讨厌的感觉”具体是什么,只是表情阴郁地盯着自己从嘴里溜出的一缕缕青烟在冷风中慢慢消散。

“我听他们说刚才的碎尸案只找到了三个人的遗体,不是失踪了四个人吗,怎么少了一个?”颜以冬主动问道。

江昭阳摇了摇头,“不能这么说,虽然是失踪了四个人不假,但这四个人是分两批失踪的,现在被害的应该是三个年龄大的,那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还没找到,估计……也很难找到了。”

“分两批?你的意思是说——有两个凶手?”

“是啊,至少有两个凶手。”

颜以冬脸色一白,抬头看了看四周风景如画的山野美景,“你别吓我!”

江昭阳淡淡地瞥了她一眼,“你看我像在开玩笑吗?第一个凶手杀了那一对夫妻,囚禁或者已经残杀了那个十八岁的青年,第二个凶手则杀了刚才找到的那三个被害者。”

“你怎么知道不是同一个凶手干的?”

“因为犯罪标记发生了变化,虽然现在被发现的受害人全部都是被肢解的,不过在第一起案件中,受害者尸体的断口整齐且无序,而刚才发现的受害者身上断口处的伤痕深浅不一,并且凶手选择分尸的部位大多是在关节部分,这反映了两个凶手之间力量的悬殊。第一起案件是一个怪物的过度杀戮,而刚才的案件则完全没有过度杀戮的痕迹,不过是对第一起案件的粗糙模仿。”

“年龄呢?你怎么知道被分尸的那三个人里面没有十八岁的那一个?”

“这个简单,是纹身。”江昭阳深抽了一口红双喜,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左臂,“死的那三个人身上都没有任何纹身,而根据昨天的调查报告,那个小伙子的手臂上纹着一条青龙。”

“你觉得他有可能还活着吗?”

“如果他是在山里迷路了还好说,要是被那怪物抓·住了,十有八·九已经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