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兵临城下

当数名骑兵飞奔而出后,丘志清望着北方开始发呆。

只希望自己可以坚持得长久一些,也希望那些长城墩台的留守人员,能够安然退回城中。

至于有空的时候修复外长城……

呵呵,丘志清压根就没想过,东汉立国之后,北边已基本没了威胁。

维护长城的高额费用,也被拿去西北,和羌人死磕去了。

外长城两三百年没有维护,已是破败不堪,想要以一县之力,修好外长城,简直痴人说梦。

雁门郡太守都只能整修雁门关,加固雁门关外诸县的城防!

传闻羌人闹得凶悍之时,朝廷每年用于维持西北边军的军费,便高达百亿,驻军常年高达六十万以上。

自然外长城这边便荒废了下来。

墩台守卫都是去年突遭鲜卑袭击之后,才重新设立的!

若非去年鲜卑来得突然,拥有一个营,两千正规军的平城,也不会这么快便失陷,起码也能坚持半月以上。

这就是想要迁移城外乡里庄户入城的原因。

城中有预留的田地,粮食,如若再加上充足的人口,丘志清有信心守城个把月。

而鲜卑,却不会在这个贫瘠的城下,耗个把月,他们是来抢劫的,不是来屠城的!

且作为一群合格的强盗,他们不会在已经被自己洗劫过半次的县城下,多费时间。

为何是半次?因为上次虽然破城,可府库还没来得及搬,便被雁门郡太守带领的郡兵击溃,解了平城之危。

果不其然,当信使刚城不久,北边的烽火台上,便充起冲天狼烟,一座座烽火台,便如此传递着边关的急报。

原本之前回城,或者各自就位的青壮,还有些疑惑。

为何只听见钟声警讯,却没有见着北边的烽火狼烟。

此刻见着北边的烽火迅速传递,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紧张起来!

丘志清暗骂,这些人都不侦查一下,就来了个最高级别的警讯,也不怕被军法从事。

这倒是丘志清误会了,他们这些留守墩台的,自然有着他们自己的侦查手段,以及自己的判断,不然也没人会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丘志清就站在北城门上,看着军卒和青壮,一个个忙忙碌碌,开始往城头运送各种物资。

把一捆捆箭矢运上城头,将大锅和水架上。

将物资运上城墙之时,也会在马道下边的宅院中,囤积部分物资,以免堆积在城头,造成堵塞。

那些石炭,并非用来烧开水,而是防止水结冰。

这个时节,可真真是滴水成冰,直接倒井水,可比倒开水要管用得多。

倒开水对于鲜卑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奖励。

城中此刻大概有军丁四百,一个部,在吴献原有的左军营一个曲,二百多兵卒的基础上扩充,吴献现在也是一个军司马了,算是升了一级。

再往上,便是校尉,或者杂号将军,以他这个年纪来说,已算得上是新秀。

除此之外,还有县兵四百,青壮三千。

经过一番宣传,丘志清成了喜欢征发徭役的冤大头。

以前的徭役,还没有把饭菜做得这么实诚的,竟然能让人吃饱!更有甚者,让役夫自备口粮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也导致之前大户逃跑,成为山民的民户,直接回到县中,重新登记。

这些人,之前算是大户的隐户,没有户籍。

为了这些人口,丘志清用吃饱饭的徭役,把愿意入籍的,统统全部入籍。

如此一来,平城的户口之上,便有了五千多户,两万余人。

守城足矣!

不过就算老幼丘志清也没放过,让他们负责烧饭打水。

烧饭好理解,打水就是把水提到城墙根。

城墙上的人会把水桶通过滑轮吊上去,到时候不论是直接泼水,还是晚上用来给城墙加冰衣,都是很好的道具,不是吗?

傍晚时分,陆陆续续进城的人群,依然不见减少,而外长城留守墩台的兵卒,已然全部入城。

这就说明,鲜卑的先头部队,离他们不远了。

“传令下去,关闭北门,让城外百姓,从东西城门入城!”

“得令!”

领命而去的,是丘志清新提拔上来的军侯,名为孙淮,因为为人机警,学习能力强,性格也颇为坚毅,被丘志清提名。

与另外一位名为胡莱之人,同时被提拔为军侯,各领一曲兵马,为军司马吴献的手下。

看着远去的孙淮,丘志清把目光转向吴献,直接道:

“本官也教授你半月有余,现在我命你全权主持守城,你可有把握?”

吴献咽了口唾沫,他之前只是一名守卫武库的军侯,去年都是第一次上战场。

没想到,第二次上战场,明廷便要把整个城防交给自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