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第二步:叛乱定(第3/4页)

文成摇摇头,把这个晦气的想法赶出了脑子。

*

越王李贞处的战事,就已经够令人无语的了。

然而琅琊王李冲,比起自己的父亲,也不逞多让——

他在当地自然也是打着太宗和高宗的旗号,聚拢了数千人,起初还攻陷了几个县城。

而吴英就是这时候上岸的。

她手里有天后的诏令,便带着兵去增援琅琊王正在攻打的县城——武水县。

说来,这么多州县里,李冲非要攻打这个县城,自然也是因为里面带了个‘武’字,攻下来比较提气。

一地县城,守军不足千人,只怕难以久御大军。

故而吴英得知战况后,是急行军去支援武水县的。

然而到了县城外,就有幸旁观了琅琊王之军攻打县城的全过程,多年后,吴英想起来,依旧是‘叹为观止’——

叛军自无火药等破城利器。

琅琊王的军队想出的破城之法,是用木车拉着枯草,放火烧城门,乘火势大涨而攻破县城。[1]

结果……

吴英就见,南风起的时候,琅琊王的军伍一直在折腾着点火,然而,大约是枯草选的不够好,火,没有点起来。

等琅琊王的军队终于点起了火,结果风向变了,变成北风了。别说用车烧城门了,这一车车的火,直接烧到了不少琅琊王自己的士兵。

武水县的守卫见此,倒是趁机出城来打琅琊王。

琅琊王率兵后退,直接退到了吴英脸前。

吴英:……

谢谢大自然的馈赠。

她就这么收割了一波战功。唯一可惜的事跟文成一样,琅琊王李冲在战乱中自行了断了。

而王孝杰和郭元振简直是哭死:他们率三万精兵分两路包抄赶到的时候,都打完了!他们这一趟来的,收获还不如中路大总管李文成。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但两位将军再懊恼无语,也得把战报一五一十写明,传回京城。

*

那一日,整个朝堂又震惊又沉默。

姜沃的心声便是——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看不上李培根是我不对。原来,他真的已经很优秀了,起码在史册上,他是真的拿下了扬州,几乎占据了江南西道。

姜沃再次感慨,遗传真的是玄妙之事。

她原觉得李培根不如李勣大将军远矣,实在替英国公惋惜。

可现在……

看看李贞,她又替大将军心平气和了。

越王、琅琊王可是货真价实的太宗皇帝的亲生儿子/孙子,身上流着货真价实的二凤皇帝的血脉!怎么就打出这样的一仗来。

可见这家天下真的太依赖运气了。假如太宗皇帝没有三个嫡子,或者只有几个跟类似于李贞,或是从前敢于在二凤皇帝活着就造反的李祐一般的子嗣……

那真是,李唐都不用传到现在,估计早无了。

故而已经不理尘世的李淳风,也难得破防了:这两个显眼包真是把太宗的脸都丢尽了!

除了李淳风外,辛相也大大破防了。

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每一天都是在真金白银地烧钱啊。

让一个守财奴花钱还不是最心痛的,最心痛的是让守财奴知道,他破了一笔完全不必要的财,还是大财。

辛相当场心痛到西子捧心摇摇欲坠,姜沃也当场取出保心丹来,请辛相吃下去。

*

说来,朝臣们的震惊也罢了。

最傻眼的是宗亲们:这两王是怎么回事。

需知,在宗亲眼里,他们可是占据‘大义’的一方啊!原该振臂一呼打出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士气。

结果……越王和琅琊王,愣是替天后打出了一种‘天与不受,反受其咎’的场景。

怎么就这么拉胯!

没有什么比事实,血淋淋的事实,更能让人看清,权力的归属。

**

而在这一日大朝会上,天后为叛乱事召群臣勋贵道——

“先帝圣躬不安二十年间,朕忧天下至矣!诸公卿富贵,皆朕与之;天下安乐,朕长养之。”*

“如今叛乱已平。”

“自此,诸臣须革心事朕,无为天下笑!”*

朝堂之上,宗亲勋贵、文武百官俯拜:“唯陛下使!”

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件事绝对没有完。从来涉及谋反,必牵连甚广!

天后既有此胜,又有此怒,接下来必会清查朝堂。

又是一场带着血的权力洗牌。

**

而这一日朝堂之后,裴行俭终于拦住了姜沃。

“姜相,我有些话想请教姜相。”

姜沃颔首:“其实,我一直在等守约寻我。”

(今天的作者有话说,附赠一千多字的小剧场~习惯屏蔽作话的家人们可以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