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家训(第3/3页)

仔细想想,答案似乎挺简单的。

就算是在九品中正制的情况下,这些大家族的继承人也都是有文化底蕴的,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傻子都能被推举出来继承老爹的官职。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家风……或者说,家训。

在家风和家训的作用下,这些大家族的孩子并不会被培养成只会享福的二世祖,反而会更加认真的学习,力求将让家族更加壮大。

代代如此的情况下,自然能够造就千年世家。

除了家风家训,另外就是知识和文化。

世家掌控着知识和文化的解释权,自然也就拥有了跟皇帝争权夺利的底气。

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皇帝不可轻易忽视的力量。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曲阜孔氏一族。哪个皇帝不得给人家三份薄面?

想到这里,李月辰微微点头:“孩儿明白了,想要地久天长,保证我皇族的未来,还是需要制定一份家训才行……”

实际上汉人的文化里,不仅讲究要下对得起儿孙,还讲究上要对得起祖宗。无论时代怎么发展,这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未来的皇族,需要一份明确的祖训,让后人能够明确的学习。

“辰儿果然聪慧。”武则天轻声夸奖一句。

“经过阿娘这么一提醒,孩儿倒是想出来个防止世家日后打压皇权的法子。”李月辰突然说道。

武则天满眼都是欣赏的神色,自己这个女儿,从小便说过要举一反三的思考,在她自己身上倒是体现的分毫不差。

“哦。具体说说?”

“自古以来,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乃是因儒家一家独大。自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所致。日后既然国家要改革,不如重新让百家争鸣!”李月辰微笑着端起了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这句话却让李显皱起了眉头:“不尊儒术,如何保证我皇族统治?”

“阿兄,统治已经是过去了,未来的国民需要的并非统治,而是领导!”李月辰回答了他的疑问,“况且,从帝王心术而言,百家争鸣,不也符合制衡之道?”

李显挑了挑眉毛:“今日这话若是传出去,你便等于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了。”

“得罪便得罪了,我何须在乎他们的看法?”李月辰抬手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不过此事也不必着急,徐徐图之就好。”

“那第一步你当如何开始?”李显问道。

作为未来的皇帝,他希望这个国家能保持稳定,别一下子给玩崩了。

“律法!”李月辰回答道,“自古以来,皇族以仁孝治天下,但这应该是道德层面。在此之下,应该依法治国才是。”

李显摇摇头:“重新启用法家,儒家可不会坐以待毙……”

“放心,他们会随着时代改变的。”李月辰笑了笑,“仔细想想,儒此字拆开来看,儒,人之需也。当人需要改变的时候,它自然也会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