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三体1》(二)(第2/3页)

是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崩塌。

就好像杨冬说的那样,不存在了,物理学不存在了。

因此她才自杀。

但这个问题怎么讲出来呢?

由警察史强?

或者小说里的丁仪?

似乎,叶文洁也透露一些,这才更有意思。

果然,叶文洁便简单的说了一些东西。

“小森啊,看来你最近接触的基础科学信息比较少……”叶文洁慢条斯理的说了一些关于科学边界的话,而这就让两个人产生了共鸣。

“科学边界?那个……我最近接触了一个叫申玉菲的女人,她是个日籍华裔科学家……”

引出了申玉菲这个人物。

包子看到了这里,她觉得并没有什么太厉害的东西,只是感觉到,剧情的推进速度比较快,但也仅此而已。

要知道,刚刚在审讯室里,镜头的运用是跟之前的那个《作弊》有些类似的,就是从史强跟常伟思两个人的脸上能让人明显的感受到压力。

这是电影的张力,很是厉害,可是要知道,这样的手法会占用相当的时间,现在,电影开始并没有太久,可是一出扑朔迷离的案件,引人入胜的出现了。

那个组织到底是怎么回事?

科学边界是怎么回事?

跟杨冬的死有没有关系?

可是,叶文洁并没有说的太清楚,这也是正常的,只不过,在汪淼离开之前,毕竟汪淼的借口是来拜访已故的老朋友的母亲,他没办法跟一个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待的太久。

这时,叶文洁给了汪淼一个忠告,“尽量离那个女人远些吧。”

书里有这个台词吗?

原著党都知道,肯定没有,可为什么会安排这个台词呢?

原著党们都非常的满意!

为何?

因为这一句台词,让原著党们都知道,这展现了叶文洁的矛盾心理,或者说是她想要做点儿什么的心理。

这一句,其实是照应着后来叶文洁跟罗辑的对话,要知道,在这次对话里,叶文洁多少透露了一些‘黑暗森林法则’,而这个动机,其实跟此时对汪淼说的,非常的切合。

就一句简简单单的台词,就让原著党们高潮了。

想不到,绝对想不到,而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就更快了。

“你是汪淼?”

“你是……”

“我叫丁仪。”

杨冬的爱人丁仪出场了,而这个角色,白实秋找来了黄博。

为何是他呢?

可能是因为他的形象跟外貌,比较符合老实人的感觉吧。

没错,白实秋在这一点上,他自己就总是说自己是老实人嘛,所以,看的还是比较准的。

丁仪在书中的感觉,就很有老实人的气质。

那么,打桌球的戏码,就来了。

这一段,是必须要拍出来的,因为这个用桌球来比喻加速对撞的结果,也就是每一次的试验,条件相同,但结果不同,这是很重要的。

这其实就是量子力学,这其实就是证明了薛定谔的最大贡献,那就是,物理学上的不确定性。

说本来,我们人类都是觉得,什么事儿都是确定的,总是有对的,总是有错的,总是那样的,总是这样的。

可不确定性就告诉大家,其实,这个世界,没什么是确定的。

也就是,随机论。

随机论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很少人来支持这个观点,更多的人是决定论的拥护者,直到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的东西用决定论,也就是‘一定’这种理论是解释不了的,随机论才开始真正的厉害起来。

一直到这种对撞实验的真正可行,才最终确认,没错,量子力学,在微观的范畴里,不确定才是真理。

从确定到不确定,这是质的飞跃,从决定论到随机论,这也是质的飞跃,这都是人类看这个世界,也就是世界观。

而这些,被大刘给化用在了小说中,物理的基础崩塌了。

丁仪跟汪淼两个人说的这些,这一段剧情相对轻松,但很快,剧情就又紧张了起来。

数字,数字。

“医生,我这是什么病?”

“飞蚊症啊。”

“啊?”

“那还能是什么?”

汪淼总是能看见一些个数字,这分明就是倒计时,可关键就是,别人看不见,简直让他……很恐怖的说,遇见鬼了一般。

这一段,其实搞笑一些嘛。

原著党都知道,这其实就是智子做的一个忽悠人的恶作剧。

但,这个恶作剧是有作用的,申玉菲找到了汪淼,汪淼说了这个数字的问题。

申玉菲,糖糖嘛。

糖糖这坏女人的属性又被利用了一回,白实秋这家伙也太坏了一些,唉~

申玉菲当然就给汪淼下套了,她说这个数字可老厉害了,而且……

“在宇宙中也行?”

“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