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请教(第2/2页)

不过,按照九龙仓置业30亿股的总股本,现在它的总市值也达到了2850亿港币的惊人水平。

这个数值同样也超过了王铮最初的想象。但让他有些许遗憾的是,九龙仓的股价没有超过100元的水平。

否则,一旦九龙仓的市值超过三千亿,那带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绝对比现在还要再上一个台阶。

“四叔,九龙仓的股价虽然复牌上涨,不过我心里还是没底!”王铮沉吟道。

“哦,为什么?”

“四叔,您在商界打拼多年,尤其是在地产行业,更是经验丰富。您觉得心在国内的地产有大幅滑坡的可能吗?”

李昭基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之前看你不惜代价拿下九龙仓,又付出巨资收购绿城中国,一副大举进军地产界的样子,不曾想你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我这是典型的围城心态。之前还在外面的时候,看到地产行业的丰厚利润,卯足劲想要插进来。但等到真正进来了才发现如今的抵地产行业真是如履薄冰。”王铮面带苦色,半真半假道。

“既然如此,那现在让你退出的话,你愿意吗?”

“我想大致还是不愿意的!”

“那不就截了,既然你不想退出,那就好好做吧!不要套用国外的经验,在资本主义国家,私人资本决定着市场。但在中国,真正决定市场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只要中央决策者不糊涂,国内的房价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崩塌。”

“那您看现在国内的政策……?”

李昭基淡淡一笑,“降准、降息、降首付,无疑对拥有资本的炒房团和个人来说,是重大利好。可以想象今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要来一个大爆发。不过这也正是国家想要看到的。等那些自以为赚大钱的炒房团入局后。只要国家再来一个限购、限贷,再加大一二线的房产供给,很容易就把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打压下去。拥有多套房产,背负巨额还款压力的炒房族就会损失惨重!”

“先是房市最火爆的一二线,然后是三四线城市,如此之后,国内的炒房团最起码要比现在消失一半以上。而这些炒房团就是如今国家认为的房地产泡沫。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把他们赶出场。至于出让土地的政府,以及大地产开发商不会承受任何的损失。”

王铮了然的点了点头,“就像八九十年代发迹于草莽的民营资本,当国家需要调控的时候,永远是那些缺乏背景,却意外暴富的人成为政策的牺牲品!”

在80年代曾经叱咤风云的年广九、步鑫生、马胜利;到90年代的商业英豪,如牟其中、褚时健、潘宁、李经纬;再到如今的马运、王剑临。中国的富豪榜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美国则几乎三十年不变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

单从这份名单你就能品味出很多东西!

“其实你也不必太过担心,现在的中国终究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了!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是大势所趋!”

王铮点了点头,忽然笑道:“现在我有些明白李家那位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在抛售国内的物业了!”

“呵呵!他是个谨慎的人,同时也是个精明的家伙。未来中国的地产行业是稳中有降。他想在降价到来之前及早抽身,然后去投资那些他认为回报率更高的行业!不过你看着吧,等中国的房地长拐点过去后,他还会杀回来的!”

话落,李昭基笑着看了他一眼,“今天你特意问我地产的事情,看来今年九龙仓置业和绿城置业要有大动作了?”

考虑到时代广场和广州的绿城计划动静太大,注定隐瞒不了多久。所以王铮此时略作沉吟后,便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