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李武的生意(第2/4页)

“呵呵,那不勉强,我先喝了”赵红兵一口把酒喝了。

“吴老板,以后您可真就是我们哥俩儿老板了!”沈公子说

“小事儿,小事儿,包给谁包不是包啊,你办事,我放心”

“多谢吴老板了”

“红兵你是大哥,我早就听说过,你们全市谁不知道你赵红兵啊,呵呵,以后我有事儿还真得麻烦你。”

“吴老板,以后有事儿尽管说。”

一个小区,十四幢楼的防水防漏的工程就这么轻易的被毫无工程经验的沈公子和赵红兵接下了,天下真有这么好的事情?

“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吴老板走后,赵红兵对沈公子说。

“他是看中了你在江湖中的地位和名气”沈公子说

“呵呵,是吧!”

从那天起,赵红兵和沈公子开始着手工程的事儿了。

赵红兵出狱大概一个月后,李武从省城回来了。

李武在进监狱前没什么名气,纯属小混子。赵红兵、张岳、李四等人在外面连番恶战时,李武在监狱里服刑。但李武出狱以后,却马上成了江湖大哥。

原因有三:

一、李武起点忒高:江湖中人都知道,李武是赵红兵、张岳这两位江湖大哥的把兄弟,十多年前这些人是一起出来混的。

二、李武打架未必是个好手,但是混社会绝对是个好手,他十分懂得利用好自己和张岳、赵红兵的关系。

三、在把社会上的知名度转化成金钱这一点上,李武比赵红兵和张岳都强。

李武出狱以后马上网罗了一批小兄弟,时而混在本市,时而混在省城,他和省城的一些黑社会大哥也有不错的关系。

李武这次回来,就是和省城的一个社会大哥一起做“生意”。做这个生意,李武没有足够的把握完成,他需要找张岳。李武虽然也是社会大哥,但是他毕竟是生活在张岳阴影下的。张岳手下猛将如云,各个都是抄起卡簧就敢杀人的主儿。李武的手下多数是些小混子,壮壮门面还可以,但真要是办事儿,多数都是窝囊废。

李武要做的生意是买车,花大价钱买从我市开往省城的大巴。

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交通线。当时,我市开往省城的大巴大概有30几辆,每个大巴都需要交“线费”,也就是交给交通部门一定数额的钱,获得在这条线上载客的权利。这个线费的价格年年都不一样,以前买的通常比较便宜,但到了九十年代末,已经炒到了几十万。但即使是愿意交几十万,也很难获得交通部门的批准。

李武要做的生意就是:和省城的大哥一起,花高价买下所有从我市到省城的大巴和线路,垄断从我市到省城的公路交通。垄断后,每张票价格上涨一倍!李武没多少钱,“合伙”做生意的本钱就是要把本市这些车主全搞定。

比如:车主A当年花了60万买了车和线,李武花75万买。

但即使是李武愿意花这么多钱,人家车主也不愿意卖,一家老小就靠着这车吃饭呢,卖了这车去哪找这么好的生意去?再者说:你李武出75万虽然很多了,但是车加线100万也能卖的出去,凭什么非卖给你?我市九十年代末期经济接近崩溃,做什么生意都赔,搞运输还算是好生意。

千万别小看这些大巴的车主,更千万别以为这些大巴的车主各个都是善男信女。这几十个大巴的车主,可以说各个都不是善茬。常年跑客运的,和社会上的人多少都有些来往。

李武真的没本事让这些车主乖乖的把车卖了。

李武没这本事,但是张岳有。

李武认识的省城的大哥叫九哥,据说在省城相当有势力,按势力排行肯定在省城是前五的社会大哥,光奔驰轿车就好几辆,他手下的几员干将各个手上都有人命官司。

李武给九哥引荐了张岳。这样的事儿,全市也就是张岳能搞得定,赵红兵都不行,再说,赵红兵也不能干这事儿。

据说九哥看到了新剃了个光头、白净消瘦、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张岳后当时就惊叹一声:“长的也太像我从前的大哥了!”

张岳不像别的江湖中人一样爱穿夹克衫和T恤衫,张岳最爱穿西装,黑西装加上李洋熨得板板正正的白衬衣,看起来格外精神。

“兄弟,这事儿得麻烦你了。”九哥捏着烟嘴,饶有兴味的看着张岳。九哥当时起码有40岁了。

“九哥客气了,李武和我从小一起玩儿到大的兄弟,这么久了没求我办过事儿。这次既然他张口求我了,那我肯定得尽力。”确实,如果不是李武求张岳,张岳肯定不干这事儿。摆在眼前的绝对是块硬骨头,张岳比谁都清楚。

“以后这事儿成了,算你一成的股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