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教会徒弟,累坏闺女(第2/3页)

此时还在北方亲征鞑靼的永乐帝震怒,说“交趾初入版图,人心未固,而余孽继起,不及时剿灭,恐益滋蔓不可制。”

遂封了负责西南边防的黔国公沐晟为主帅,兵部尚书刘俊等领兵南下,平定交趾陈季扩之乱。

本以为沐晟挂帅,且有兵部尚书协助,一定能够顺利平乱的。

可是现实狠狠打脸,沐晟在厥江大败撤退,兵部尚书刘俊来不及撤退,被团团围住,四面楚歌。

兵部尚书类似国防部长加上三军总司令,刘俊是个有骨气的,岂能投降区区一个土匪头子?

于是,刘俊自杀殉国。

朱瞻基拍马回宫,就立刻被永乐帝叫过去开会了,他这才知道大明在交趾兵败如山,堂堂国防部长客死异乡的紧急军情。

消息传出,朝臣皆惊。

交趾大败,第一责任人就是黔国公沐晟。

次日,弹劾黔国公沐晟的奏本如雪片般飞到永乐帝案头,比当然废太子的呼声还高。

沐府就在胡宅隔壁,黔国公世子沐斌还小,没有成人,黔国公太夫人耿氏一直在佛堂自闭,沐府里里外外由黔国公夫人程氏一人当家。

如今黔国公沐晟从西南护国英雄变成千夫所指的败将,据传要沐家要被夺爵,收回御赐的宅邸,举家被赶出沐府了,屹立三朝而不倒的沐家岌岌可危。

满城风雨,黔国公夫人程氏面上淡定,要全府上下莫要慌张,深居简出,莫要和外人争执。程氏内心其实慌的狠,只得找小叔子沐昕商议。

沐昕是常宁公主的驸马,可惜常宁公主前几年一病去世了,现在成了鳏夫,也无子女。按照规矩,公主去世,一应所赐的宅邸、皇庄、财产等都要收回皇室。永乐帝喜欢沐昕这个女婿,没有收回女儿的嫁妆,沐昕这个驸马日子依然过得滋润。

永乐帝要沐昕去武当山督造道观,供奉玄武大帝,在民间传播永乐帝是“顺应天命”,因“玄帝庇佑”而登上帝位,神人合一,以平息民间对他帝位的质疑。

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愚昧无知,再怎么宣传正统,也是对着聋子吼叫,做无用功,用耳熟能详的神话和宗教把永乐帝重新包装,塑造“天选之子”的人设,潜移默化让底层老百姓认同永乐帝的统治。

沐昕漂亮的完成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群的浩大工程,前后动用了三十多万军民工匠。沐昕长的帅,口才好,出身高贵,又是驸马,在他的操作之下,明明只是风景区的武当山一跃而成大明最大的道教胜地。

沐昕甚至动脑子命工匠将大殿供奉的玄武大帝的面部雕塑的和永乐帝画像有三分相似,这个唐朝武则天在龙门石窟以自己为原型造卢舍那大佛有异曲同工之妙,暗示君权神授,不是我要篡位,这都是神的意思啊!

神:这锅我不背。

强大的君权之下,神也沦为华丽的包装纸。

沐昕因督造武当山之功,越发得到永乐帝的欣赏。如今二哥沐晟兵败,遭到群臣弹劾,京城到处传闻沐家要倒的消息,沐府一个成年男子都没有,二嫂六神无主,沐昕拍马赶到沐府,支撑门庭,可别让人有机可乘,去欺负一屋子的老弱妇孺。

沐昕在路上和一个人头戴斗笠、同样策马狂奔的人擦身而过。

两马相交的瞬间,沐昕眼角余光瞥见那人下半张脸,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在那里见过似的,不禁扭头去看,可惜对方好像有急事,一骑绝尘。

沐昕回想着那人的侧脸,不禁拍马跟上,拐到一条街时,那人蓦地拉起缰绳,马止步,原来前方迎面而来一个穿着青色圆领袍、头戴黑纱幞头、小太监模样的人。

作为皇室核心成员,沐昕认识这个清秀的小太监,这是胡尚宫的妹妹胡善祥,这两年一直跟着郑和太监在宝船厂。

胡尚宫是三朝尚宫,为了事业放弃婚嫁,是个传奇人物,妹妹不走寻常路也实属正常。

戴着斗笠那人和胡善祥说了几句话,胡善祥便调转马头,和那人一起并行,消失在街口。

这究竟是什么人?胡善祥好像挺信任他的样子……

此人正是沐春,他听到交趾大败的消息,很是吃惊,沐晟的本事他这个当大哥是有信心的,他担心的不是沐晟,也不是隔壁沐家,而是云南和交趾是邻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交趾大乱,必定会影响云南。

沐春对云南这块地是有深厚感情的,他不能坐视不管,遂立刻拍马进宫,主动请缨,要去交趾平乱,会一会那个什么安南国陈氏皇族遗孤陈季扩。

众所周知,沐春是个“死人”,守城门的将士是不能放一个死人进去的。而老婆胡善围还在宫里当差不在家,不能引他进去。

原本沐春是打算先去锦衣卫衙门找纪纲,通过纪纲的路子进宫,不料半路碰到了回家的阿雷,阿雷凭着胡尚宫妹妹的身份,是可以靠着刷脸通关进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