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年又一年(第3/3页)

古代公务员系统编制分为官和吏。官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财政养着,最低是九品县令。吏属于地方公务员系统,由本地的财政自己养着——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事业编制。

孙柳依的父亲是永成县主薄,主管税务,就是永成县税务局局长。

永乐一年时,彭城伯张麒死了,叶落归根,张家举家回到老家永城县安葬张麒,并为其守丧了三年。

这期间彭城伯太夫人和家乡故旧来往,孙柳依长得好看,温柔贤惠,才情了得,很是出众,遂得了彭城伯太夫人的青睐。

因高祖皇帝制定了“联姻畎亩,选秀民间”的政策,以后皇家儿媳妇包括嫔妃都来自民间百姓,很少再和勋贵高官联姻了。

永成县这种偏僻的小地方飞出太子妃这个金凤凰,张家也跟着一飞冲天,已经是永成县的传说。

孙家得了天仙似的女儿,也想效仿太子妃,让女儿走选秀这种条路,顿时和彭城伯太夫人一拍即合,在彭城伯府三年孝期结束,要回到京城时,把女儿孙柳依送到彭城伯府,等以后朝廷若开始选

秀,便把孙柳依送去当秀女,搏一个前程。

太子妃恍然大悟,“原来是柳姐姐的女儿,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孙柳依将来长大了,定是倾国倾城之貌。”

彭城伯太夫人对孙柳依爱不释手,“不仅是模样,性格,才华都好,我每天都有她陪着,方不觉得闷。柳依,你就以园中梅花为题,做一首诗给太子妃听听。”

从古到今,都逃脱不了当场给大人表演节目的场面。

老娘如此热情推荐孙柳依,太子妃觉得有些不妥,她是太子妃不假,可是在这个后宫,她没有几件事能做的了主。

将来选秀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太子妃敢染指的,最终名单都是张淑妃,或者皇上决定。

到底是自己亲娘,孙柳依又是来自家乡手帕交的女儿,太子妃要给面子,于是婉言拒绝道:

“这大过年的,就不要考孩子们了,就连皇孙们的功课都停了,过了正月十五再上课。孙姑娘第一次进宫,就让她好好逛一逛。”

言罢,就有心腹宫人去请孙柳依,“孙小姐,请这边走。”

宫里的人都成了精,宫人晓得太子妃要避嫌,所以把孙柳依支开。

“是。”孙柳依温顺的行礼,去了花园另一边,让太子妃和娘家人说体己话。

孙柳依跟着宫人往东边走,途经一处白梅林,有一群小宫女正嘻嘻哈哈轮流投掷一个门栓,一个个卯足劲把门栓往天上扔。

孙柳依觉得奇怪,宫人笑着解释道:“这是宫里特有的习俗,叫做跌千金,大年初一这天,把门栓往天上扔,扔的越高,未来官就做的越大。”

孙柳依到底还是孩子,好奇心战胜了矜持,又问道:“真的管用吗?”

宫人笑道:“挺灵验的,要不这个习俗怎么会传下来呢?宫里的胡尚宫考女官进宫,第一次在宫里过大年初一时跌千金,把门栓都扔到房顶上去了,还砸破了上头的琉璃瓦,还是一个锦衣卫爬到房顶捡回门栓的。”

“后来,胡尚宫接连三朝都是尚宫,统领后宫;当年爬到房顶捡门栓的锦衣卫小卒成了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纪大人,两个人都官运亨通,你说灵验不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