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4/4页)

长信侯府因耿璿娶了江都郡主,在京城勋贵之家纷纷支离破碎时,耿家一枝独秀,和皇太孙朱允炆结了亲,一跃成为京城最大的豪门,一时风光无限。

偌大京城名利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洪武帝杀了几乎所有德高望重的老将,只留下一个绝对效忠皇太孙朱允炆的耿炳文,等于拔掉了权杖上所有的刺,以保证将来皇权交替时的安全。

再加上洪武帝把所有藩王府的世子们扣在京城读书教养(当人质),等于加了双重保险,到时候皇太孙必定能顺利登基。

两年半后,洪武帝二十八年春,该杀的人都杀完了,大清洗到了尾声,京城恢复了平静,弥漫在上空的血腥味终于消失。

沐春二十七个月孝期快到了,即将除服,胡善围也完成了任务——在大清洗中配合崔淑妃维持后宫稳定。

有了上次的教训,胡善围不敢耽误一天,琢磨着时机已经成熟了,便立刻向洪武帝请辞。

洪武帝说道:“朕金口玉言,不会食言,朕交给你最后一桩事情,办好之后,你就可以出宫了。”

胡善围大喜,问:“何事?”

洪武帝指着皇宫大本堂方向,那里是皇子皇孙,还有诸多藩王世子们读书的地方:

“朕的孙辈都到了成婚的年龄,尤其是皇太孙,朕需要为他选一个皇太孙妃当贤内助——最好是像孝慈皇后那样的,将来母仪天下。这宫里还有谁比胡尚宫更了解孝慈皇后呢?所以,朕把选秀的事情交给你,选出皇太孙妃,还有各个藩国的世子妃。”

胡善围心想,这个不难,反正就是考试嘛,先看容貌体态筛选,再来一场大考,就像科举似的,成绩最好的状元就是皇太孙妃,其余探花,榜眼,就按照藩王世子们的年龄进行分配,绝对公平公正。

胡善围说道:“微臣尊旨。”

洪武帝却摆摆手,“这一次选秀和以往不同,以前皇室联姻,只看门第出身,现在规则变了,朕不想只从勋贵大臣里选妃——”

胡善围暗自腹诽:那是因为勋贵大臣几乎被您杀光了好吧!想选也选不出几个来。

洪武帝说道:“这一次选秀,朕要选秀民间,联姻畎亩,从平民百姓中的选择贤惠的女子嫁入皇室,去民间采选秀女,只要出身良家,就有机会成为世子嫔妃,不必像以前那样,都出身公侯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