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座山翻过一条河,走过千山万水不寂寞(第2/3页)

难道程鹏举游说马晔,实际上和后宫有关,程鹏举那些通元的密信只是幌子?

刘海,程鹏举、蚕母,这三人有何关系?

后宫那个嫔妃能够这么大的本事,将蚕母这个汉王余孽,刘海和程鹏举两个江西举人收在旗下,为她所用?

此人在宫外有那么大的势力,娘家必定显赫,“二李二郭”中,唯有郭宁妃最符合胡善围的猜想。她两个哥哥都是侯爵,家门显赫。

胡善围迫切的回京,把她的发现和推测告诉马皇后,除此之外,她还要带着奢香夫人和马晔的尸体回京复命。

马晔堂堂武将,被文人暗算,死前还被撤职。马皇后若知道侄儿死得如此窝囊,定会伤神。马皇后身体本就不太好,重重打击之下……

胡善围不敢多想,只想速速回京。

刘淑贞应诺,捉了一对绿孔雀献给马皇后,“八月初八是皇后娘娘五十一岁生日,听说在中原,你们把绿孔雀称为凤凰,只有皇后才配凤凰,这是我们水东家送的寿礼。”

沐春突然接手十万驻军,一应军国大事要经他之手,整日忙得焦头烂额,觉得还是打仗比较爽利,操起兵器就是干,打完班师回朝,那有这么多麻烦事?

可是新的指挥使不来,他也不能撂挑子走人,前方大明南征军继续挺进,他坐阵大后方,一定要稳住。

胡善围要走了,他抽个空去送行,发现胡善围不仅面上淡淡的,眼神里还深藏着一丝焦虑,知道此时她心情不好,不便“动手动脚”试探,立刻收敛了眉眼,“你是不是因马晔惨死而觉得不好和皇后娘娘交代?你放心,娘娘并不迁怒于人,她不会怪你的。”

涉及宫廷,很多事情不好和沐春这个外臣明说,搞不好会引火烧身,害了他,胡善围将错就错,嗯了一声,“我知道了。贵州一行,才知天下之大,云贵之地并非传闻中穷山恶水,烟瘴毒雾弥漫,这里其实是一块宝地,难怪皇上要南征。待南征结束,你我京城再见。”

沐春举起右手,“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他日南征军班师回朝,我们京城再见,击掌为誓。”

胡善围举手蜻蜓点水般轻轻一拍,沐春顿时满足了,决定今晚不洗善围姐姐拍过的右手。

道路漫长难行,为了赶在马皇后生日之前到京城献礼,除非是大风大浪的夜里,船队都不曾靠岸,日夜兼程。

到了京城,夏天已经结束,已经入秋了,正是八月初一,再过七天,就是马皇后生日,大官船靠岸时,已经有不少藩国的使团的大船载着贡品和寿礼等待在千秋节的时候进献给马皇后。

大船靠岸,早早在港口等候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登上船,“皇后说马晔的棺椁不用进城了,直接转到家乡宿州老家马家祖坟安葬,宣贵州宣慰府同知奢香即可进宫觐见皇后。”

皇后娘娘为何如此着急?

胡善围心中疑惑,一切要等见到皇后再说,她带着换上官袍的奢香,到了坤宁宫。这三个月来,是沈琼莲代替胡善围行司言之职,故人重见,沈琼莲比以前稳重了不少,喜怒不行于色,见到胡善围归来,并无惊喜表情,例行公事般说道:“请胡司言和奢大人在偏殿稍等,我去传话。”

快半个小时过去,沈琼莲才姗姗来迟,“请胡司言随奢大人觐见。”

马皇后穿着凤袍端坐,三个月不见,好像又枯瘦了些,大概是受到马晔之死打击的缘故,不过她双目有神,看起来精神还不错的样子。

奢香按照胡善围事先教的礼仪,行四拜礼,马皇后赐座,奢香细说了马晔之死前因后果。

听到侄儿之死,马皇后并无动容之色,“无论马晔被何人所害,他始终是做错了,你是大明的官员,也是诰命夫人,岂能被马晔肆意侮辱,挑起水西家和贵州卫矛盾,更是罪上加罪。人就是这样,一步错,步步错,好在他最后理智尚存,认罪接旨,贵州卫十万将士避免了哗变之祸,故,本宫容许他这个罪臣葬在马家祖坟,仁至义尽。”

马皇后果然如胡善围所说的善良宫正,并不徇私护短,哪怕马晔被刺杀,她没有迁怒别人。

奢香很是感动,说道:“皇后娘娘赏赐的农具农书和纺车织机,还派人熟悉农事的官员和工匠们手把手教水西百姓,这是比金山银山都珍贵的礼物。长期以来,云贵之地被重山阻隔,道路难行,这一路旅程微臣深有所感,微臣是水西家头人,也是大明贵州宣慰府的官员。为了造福山里山外的大明百姓,微臣今日立下誓言,愿意举族开山凿险,开置驿道,将天险变为通途,从此水西家和中原不再被重山阻隔。”

一条路可以改变一切,以前大明南征军要跋涉一个月才能到的地方,三天就可以了,直接控制云贵。水西家也即将改变千年来一成不变蒙昧闭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