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千里走单骑(第3/4页)

刘淑贞却摇头:“沐大人是定海神针,您要是一走,马晔总有法子试探虚实,倘若事泄,恼羞成怒,马晔照样踏平彝寨,到时候皇上的旨意也鞭长莫及。沐大人,这里需要您和马晔周旋,拖延时间。”

“刘大人说的有道理。”沐春挠头,左右为难,“可是总要有人进京告御状啊。”

刘淑贞目光一定,说道:“我去。我是大明朝廷封的三品宣慰使,有官印官袍,有敕封的文书,当年传皇上敕封圣旨的太监也认识我。”

奢香夫人摇头,“不行,马晔本打算先拿我们水西家开刀,你一走,马晔必会将矛头对准你们水东家。到时候大敌当前,水东家又群龙无首,岂不是更加危机。”

刘淑贞说道:“唇亡齿寒。不彻底绊倒马晔,我寝食难安。我这次谁都不带,千里走单骑,宣慰府官员亲信侍卫们都在,马晔不会怀疑的。”

的确,除了重伤的奢香夫人,就没有谁比刘淑贞本人更适合进京告御状了。

刘淑贞说到做到,秘密带着官印官袍敕封文书和沐春盖着私印的信件,千里走单骑,七千里路云和月,日夜兼程,往京城而去。

刘淑贞乔装打扮,马不停蹄,只在换船走水路时稍作休息,短短半个月,就到了京城。

刘淑贞按照沐春的指点,先去锦衣卫衙门,用官印和敕封文书叩门,找了洪武帝心腹毛骧。

然后在毛骧的引荐下,换上官袍官服,进京觐见洪武帝。

洪武帝听毛骧的转述,眉头深锁,“若是别人,胆敢做出灭族这等贪功冒进之举,朕传旨召回,扔给兵部按照军令发落便是。可是马晔是皇后的亲侄……”

洪武帝思来想后,对毛骧说道:“你去把胡善围叫来。把事情原原本本和她说一遍,然后由她带着刘大人去见皇后。”

洪武帝给马皇后脸面,如何处置马晔,还要看皇后的意思。

胡善围听毛骧说这等军国大事,先是一惊,而后担忧,“蚕室刺杀事件,皇后娘娘伤口刚刚愈合,还没清净几日,侄儿马晔又闯出这等大祸,逼得刘大人千里走单骑告御状,娘娘必定又气愤,又失望,郁结于心,对身体不利。”

毛骧说道:“皇上说了,马晔听凭皇后娘娘处置。”

胡善围冷笑道:“皇后是什么人,谁不清楚?倘若此事属实,马晔必死无疑。”

后面两句话,胡善围不敢说:皇上明知如此,只是借刀杀人,要马皇后自行清理门户。

胡善围虽担心马皇后身体,但也知此事涉及贵州和平,数万百姓生命,不得耽误,立刻回坤宁宫禀告。

马皇后最近精神不错,正在窗前看书,闻言手中的书落在地上,喃喃自语:“为什么会这样?历朝历代的皇后,本宫自认从未有过像本宫这样约束外戚的皇后,怎么还会出事?”

胡善围拾起书本,端上参茶,“皇后娘娘息怒,贵州宣慰使刘淑贞刘大人已经在宫外等候觐见。”

马皇后不饮茶,“军情紧急,速速为本宫更衣,传刘大人觐见。”

要见朝廷官员,马皇后要脱了燕居服,穿上正统朝服,以示对官员的尊重。

刘淑贞有统领水东家之智、有千里走单骑之勇,见到马皇后,心里纵忐忑不安,担心马皇后护短,包庇马晔,面上也保持平静,用流利的官话说了马晔以抗税之名,抓捕奢香夫人,并裸其衣、鞭笞其背、激怒彝人部落,水东水西两家莫不愤怒,贵州局势严峻,矛盾一触即发,目前沐春以索贿为名,每日出入水东水西两家,实则拖延局势恶化之势。

言罢,刘淑贞献上沐春亲笔书信。胡善围接过书信,转呈给马皇后,觉得这封信着实烫手。

并非因沐春写的信,胡善围最近根据马皇后指点,为了看清楚后宫和前朝的关系,开始学习了解政治,目光并不仅限于后宫。她由此知道西南土官的继承规则不拘于男女,且以土官治理当地土人,不交税,只是正常服兵役和徭役。

如果交税,必须由主管税收的户部提起章程,制定规则,然后由皇上下旨,才能收税,并非一个卫所指挥使能决定的。

马皇后看了,双手轻轻颤抖,合上书信,“胡司言,你随刘大人去一趟贵州宣慰府,传本宫懿旨,宣奢香夫人进京,本宫要当面问她。你此去贵州,还要带着本宫赐的礼物安抚水东水西两家,并命马晔自缚其身,一同进京和奢香夫人对质,并听候兵部查清事实,按照军规治罪。”

马皇后向来劝谏洪武帝勿以个人喜怒给人治罪,一切交给相应有司按照律法处理,方能公允服众。

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纵使震怒,也冷静自持。

胡善围佩服不已。

刘淑贞大喜:马皇后果然如沐春所言,明白事理,公平公正,绝不袒护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