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越界追捕(9)(第4/5页)

申令辰终于说话了,他道着:“这个我们分析过了,你想要说什么?”

“我要说你们没有分析到的,案子特征,第一,都是用了一层又一层的掩饰,转移侦破视线;第二,是作案前已经设计好了替罪羊;往深层想,这种性格的人是多重伪装,是不容易识破的,就即便能识破,你也没有证据指控他……这是高智商犯罪的另一体现,那就是,永远站在旁观者的位置。”

这话,让几位警察深有同感,这个人就即便能查出来,恐怕也不好抓,不管是游必胜还是戎武等人,难道真能留下证据,如果有证据,怕是游必胜就迫不及待想立功了。

“你放心,我们会一查到底的。”林其钊有点羞愧地道。

“不不不,你没理解我的意思,查不查是你们的事,我只看这样一个人的性格。”小木道,话不讨喜,可没人敢忽视,申令辰没跟上思路,他问着:“性格?人都不知道是谁,你看出性格来了。”

“当然,这种警惕性极强的人,往往喜欢化简为繁,他们会像强迫症一样,把所有的细节做到完美无缺,把所有的事办到滴水不漏……这是一个长处,可恰恰有时候能成为他们的缺陷。”小木道。

“长处……也是缺陷?”郭伟转不过这个弯来,已经被这个诡案搞得懵头懵脑了,一个接一个嫌疑人应接不暇地出现,谁受得了。

“对,就像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样,就像我学心理学,却被父子关系也处理不好一样,天才和白痴只差一层窗户纸,你捅破这层纸,就觉得他简直就是个白痴。”小木道,眼睛亮了,开始融会贯通了。

林其钊几人没吭声,还没想通,申令辰笑笑道:“别看我们,我们等着你捅破。”

“那我们就倒过来,化繁为简地想,从王子华被抓开始,这件事就包不住了,案值巨大,肯定要查下去,而且又调的是盗窃案专案老申你,如果五哥恰巧认识你的话,那他是不是夜不能寐?更何况,你们抓到了潘双龙、摸到了宋丽娟,正在一层一层剥去他的伪装,你说是不是得着急上火啊……这些事让他焦虑到,不得不又使用招蓦人员,顶风作案,你们觉得,用意何在呢?”小木道。

“他在掩饰什么?”关毅青脱口而出,然后她不好意思了,这个场合最好不要发言,否则会凸显你的智商是硬伤。

想不通,都看看小木,小木一笑道:“最笨的人讲的,就是真相。”

“什么意思?”林其钊好奇问。

“假如两年前那些赃物都还在,你觉得是不是都说得通了?假如他们的经济出现了点问题,你觉得再做一次大案是不是有点必要?”小木问。

哦唔……几个人的嘴成了O型,兴奋了,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这和申令辰的判断如出一辙,而两人的身份相差却是如此迥异,不得不让林其钊几位咋舌了。小木的判断,似乎要比申令辰更有说服力。

“相信我,最简单的就是事实,失窃的赃物都是贵重东西,卖不好卖,毁又舍不得,偏偏又露出来了,窝在手里是个烫手的热山芋啊,能不急么?戎武在招我走的时候,连夜有一个电话,好像是催他补仓的……你们查一下股市,今年飚升到五千点,又跌回了三千多点,如果戎武也在里面的话,那他更有理由干一票了。”小木道。

郭伟随手查着手机道着:“可能更惨,昨天已经跌破三千点了,补仓……他在用扛杆炒?那他赔进去的现金不在少数。”

“这就是突破点了,不用找五哥,也不用抓戎武,把和他所有有过经济来往的传唤一下,答案就出来了,重点是那些拆借、拍卖、抵押生意的,不用审讯,只要把这些人事实摆到眼前,千金之躯,坐不垂堂,在破产和破财之间,他们会做出正确选择的。用一层又一层的潜规则掩盖着他们犯罪事实,你不觉得和作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小木道。

这是极为阴损的一招,直接釜底抽薪了,不过林其钊和申令辰相视之下,齐齐点头道:“好办法!”

“不要纠结证据在哪儿,撒开网,它们自动就出现了……等赃物出现,我告诉你们,戎武在什么地方,他会做什么。”小木慢吞吞地道。

这个没人觉得是好办法了,要是这么神,抓捕的上千警力该齐齐汗颜了。

“这就是警察的性格,总是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现在海边的围捕该结束了,应该拿到昨天滨海失窃的赃物了,李德利就应该是那个锁匠,他应该是个精心掩饰过的假身份,应该有案底。”小木道,口气的确定性越来越强。

可越来越让人不敢相信,昨天失窃的赃物,难道就在滨海上船,大摇大摆地拉着在海上转悠,还等着再把苏杭这边的藏赃一起运走?细细推敲,这个方案简直胆大到视警察与无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