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商业规划(第2/3页)

方平首选的地点就是大学城。

大学城作为魔都6区之一,人口众多,距离学校也近,方便方平做事。

虽然大学城以魔都武大为首,可武大学生毕竟是少数,整个大学城,更多的还是普通学生。

这也是方平的目标人群。

订快餐,网购,这都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事,白领和大学生,也是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两种人。

何况,网购发展几年,已经不算是新事物。

在魔都这样的大都市,更是早有不少学生开始了网购业务。

在阳城这样的小城市,方平做这样的生意,那跟找死差不多,可在魔都,做这些却是最为合适。

……

大学城总共有大大小小的大学64所!

有类似于魔都武大这样的专职武校,有开设武科系的华东师大、魔都交大,也有纯粹的文科大学。

普通文科大学人数最多,四届学生能有两三万人,加上老师、家属、员工,一所大学四五万人都正常。

少的像魔都武大,也有近万人。

64所大学集中在一起,也造成了大学城师生加在一起,接近200万人口,堪比一个地级市的人口总和。

这还是学校,因为学校集中,这里少不得诞生了其他的衍生产业,商业氛围也很发达。

高端商业场所不是太多,因为学生不是消费主体。

可一般的商业门店,数不胜数。

整个大学城,据统计,总共有人口480多万!

这是阳城的十倍!

一个大学城,聚集了近500万人,对方平而言,没有哪里比这更适合做生意了。

……

8月1号,方平开车环绕了大学城一圈。

对各个大学的分布,也有了简单的了解。

如果将大学城看做一个整体的话,魔都武大位于大学城南方,靠近海岸,实际上占地30000亩的魔都武大,在内部,真的可以去看海,只是目前方平不知道而已。

魔都武大附近,分布着十多所大学,大部分都是文科大学,武大一般都相聚较远,可能是互相排斥。

十多所大学,学生和老师家属,超过30万人。

就在魔都武大附近,对方平更是方便。

基于资金有限,方平不准备一次就拿下大学城,先从大学城南部开始,慢慢蚕食。

“租一个稍微大点的办公室,用于餐饮平台的搭建,以及当做临时总部来用。

十几所大学,分布也较广,想完成覆盖,最少也要有配置5个配送点,一个配送点负责3个学校的业务。

招人方面,一个配送点,负责3个学校,标配起码在10个人以上。”

“1个办公室,5个配送点,50位快递员工……也许可以适当减少一些,50人会不会多了点?”

车上,方平一边开着车寻找适合的地点,一边盘算着接下来的工作。

魔都的消费水平很高,工资待遇也不低。

在阳城,800块可以招人。

在魔都,哪怕这时候,底层工作,低于3000的话,做的人也不是太多。

哪怕按照3000来算,光是快递员工资,一个月就是15万。

另外还有客服,接话员,以及搭建平台需要的技术员,后期的运营人员,负责开拓市场的市场部……

前期简陋一些,其他什么财务、监管、产品、研发、后勤、人力都可以不要。

可零零散散的,方平觉得起码也要20人左右,才能把台子搭起来。

当初饿了么几个人就能干起来,可对方只是在一所学校试运营。

加上方平本人不想过多的在这上面耗费精力,只能招更多的人才能满足他的需求。

这20人,平均工资得5000才行。

光是工资开销,一个月就得25万以上。

工资其实不算大头,纯粹的IT产业,员工工资占比很大,方平想做的不是纯粹的IT产业,工资开销只能算成本的40%左右。

换言之,他一个月就得开销在60万以上才行。

而且前期会更多,毕竟房租很少到月付款,一季度付款那是短的,再加上押金。

也许一个月下来,他手头上的160万就能耗空。

前期,这些业务也很难赚多少钱,毕竟没承接到业务,市场需要开拓,前面都是在投入。

“要不加盟一家快递公司?”

方平心里思考了一阵,加盟的话,可以迅速打开市场,承接业务。

除了加盟费多支出一笔,接下来资金回流更快。

可加盟的话,就很难打出自己的口碑,方平可不想一直给别人打工。

“不管了,先选址,确定好了地点,开始招人,另外我还需要一位足够聪明,能在我不在的情况下掌总的人选。”

其他人好找,魔都什么都缺,就不缺人。

去人才市场转一圈,多少人都能给你找到。

可有本事能掌总的,这种人得看运气,运气不好,方平只能找个稍微靠谱的,他再多耗费点精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