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都市言情镀金岁月(第2/4页)

你这么觉得吗?

至少,玛丽是我们目前唯一需要担心的敌人了。如果我们运气好的话,玛德·博克说不定会帮我们将她也一举拿下。

康斯薇露的语气淡漠得接近毫不关心。

昨天,伊莎贝拉收到了一封经过层层审核才交到她手中的,来自于玛德·博克的电报,由于现在阿尔伯特亲王号的敏感身份,所有除了官方机密文件以外的私人书信来往都要经过外交部门的检验。因为如此,玛德·博克只给她们留下了一句外人绝不可能看懂的话:

“恶龙已被擒住,我们在最终的审判等待你的归来。”

也许是因为康斯薇露的语气太冷淡,显得她似乎并不愿意这场谈话继续下去,在那之后,谁都没有在心中说任何一句话,伊莎贝拉继续默默地在地图上标记着各**队如今的位置,兵力的数量,种类,携带的武器,领头的军官名称,等等。而康斯薇露则一张一张地仔细看完了会议的记录。

等她再度抬眼的时候,窗外的天光已经过度成了泛着微微青色的白光,海水温柔地舔舐着军舰的船身,推着它在波浪上轻微地摇晃。伊莎贝拉默不作声地将所有的文件按照它们本来的顺序全都一一收进了蓝盒子之中,她的眼下泛着乌青,脖子上血管都一根根地暴突了出来。一边拾捡,她还一边不住地揉着膝盖,也许是在地上坐久了,那儿的皮肤透着一种不健康的黯淡色泽,但伊莎贝拉迅速扯下了团在大腿上的睡裙,柔软布料一直坠到脚踝,遮住了所有的罪证。

至少在这一刻,伊莎贝拉与她是一样的孤单的,康斯薇露突然意识到。

但在这漫长,寒冷,枯燥无味的夜晚过后,她仍然得以回到马尔堡公爵温暖的臂弯之中,可康斯薇露·范德比尔特却一无所有。她曾经是个阴影,活在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中,世界万事万物万人变化来去,却都与她不曾有任何关系;到了如今,她仍然是个淡淡的灰霾,像只风筝般被放飞在偌大的世界中,有的只是寻常人等永远也无法看到的,飘到高高的桅杆上才能一览到的,正从那苍郁大地上寸寸爬升的日光,璀璨得让任何情绪都显得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染着金光,带着赭红边缘的曦雾从天际洒落,如同母亲眺望孩子般柔和地注视着康斯薇露。

而那,也不过是一个在距离地球千百亿英里以外独自燃烧的火球罢了。

然后,她就又看到了,那从窗外一掠而过的雄鹰。

*

昨夜没有梦境。

准确来说,昨夜甚至没有深眠。埃尔文只是躺在硬邦邦的,会发出吱吱呀呀响声,散发着潮腐湿朽气息的床铺上,闭着眼睛。那单一的,枯燥的,原本该让人迅速就昏昏欲睡的浪潮哗哗声不但没能安抚他的心绪,反而只让一切火上浇油,他仿佛是在黑暗中等待着什么发生一样,每一下从远处传来的响声都能让他的汗毛在漆黑中炸起,以为那是预示着什么大事发生的前兆。

但这是一个无比静谧的,无比安宁的夜晚。

于是,在第一束日光急不可耐地爬上他的眼皮时,埃尔文索性坐了起来,披上了外衣,来到了甲板上。他在前来的路上碰见了两个水手,还有几个换班的士兵,但谁也没有理会他,船上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压抑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只盼着军舰能够快快抵达伊丽莎白港。埃尔文当然也渴望能够久违地走在不会摇晃的土地上,但他的渴望更多是因为登陆后,才有可能收到来自阿贝泰隆第三分部的新指示。

他找到了一根与会议室连同的通风管,可以从最底下的机炉房里一路爬上去,但不是每一次埃尔文都能刚好地躲过所有的巡查人员以及在机炉房里工作的职员,因此到目前为止他也只成功地窃听了三场会议,结合着从男仆口中听到的情报,埃尔文对如今南非的局势也大致掌握得差不多了。但这只让他更加心急如焚,不明白英国方面为何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好战情绪。

从他离开伦敦前所收集到的情报来看,无论是英国的普通民众,还是英国政府内部的意见,都一致认为第二次布尔战争不太可能爆发,因此才会派遣出了一支外交团与德兰士瓦共和国交涉。而根据他做出的这一结论,德国内阁才制定出了发表那篇嘲笑英国海军报道的计划,目的就是要让英国海军炫耀自己的实力,给德兰士瓦共和国造成压力,进而向德国求助,好为德国的调兵遣将安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从欧洲大陆调兵到南非,统共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上为战争做的一些准备——建碉堡,挖深沟,开辟能让装甲列车行驶的铁路,等等,穆勒少校为他留出的完成任务的时间绰绰有余,然而如今情况急转直下,不仅他此前给出的情报是错误的,战争更是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撇开他有可能受到的处罚不说,这场要仓促应对的战争很有可能会毁掉皇帝陛下为了夺取更多的非洲殖民地而制定的计划,才是埃尔文最为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