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宫中一叙(第2/2页)

瑟虹摇桨,水声潺潺,慢吞吞靠近湖边。

回府的一路,姜宓一声不吭,瑟虹踟蹰道:“大夫人,您不喜欢焰火吗?”

姜宓摇头:“也就那样吧。”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很喜欢的,可真看到的时候,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欢喜雀跃。

她不知道哪里不对,想来想去,最后觉得,约莫是焰火不够多不够亮。

若是当了皇帝的商殷,真给她放一晚上的焰火,那应当是极好看的。

主仆两人回到姜家的时候,姜清远和闵氏已经从宫里回来了。

姜清远脸色不太好看,姜宓心下发沉,某种不安像海绵一样倏的发酵。

她抖着嘴皮子问:“大哥,可是二妹妹她有碍?”

姜清远点头又摇头:“我没见到姝嬅。”

闵氏接口:“我找宫里相熟的小宫娥打听了一下,说是淑嫔娘娘病了,连新年宫宴都没法参加,具体如何,没人知道。”

姜宓脸色微变:“可有同陛下说上话?有没有问问陛下?”

姜清远道:“陛下只来喝了一盏酒,就匆匆离席。”

那就是没说上话了,姜宓颓然,她不想进宫,但又迫切想知道姜姝嬅到底好不好。

此时,瑟虹站出来道:“大夫人,婢子晓得一些商殷大人的门路,不妨婢子前去打探一番。”

姜宓连忙应允,不忘叮嘱道:“注意安全。”

瑟虹当即退下,飞快隐入黑暗里,再不见身影。

接近天亮的时候,瑟虹风尘仆仆回来,她发丝上还带薄雾露珠,进了门水都没喝一口,就递给姜宓一张小纸条。

姜宓飞快打开,只见一指长短的小纸条上写着四字“安好勿念”。

那字迹,也是姜宓熟悉的,正是姜姝嬅的字。

姜宓松了口气,她把小字条给姜清远看,笑道:“大哥,虚惊一场,二妹妹好端端的,不用担心。”

姜清远跟着笑起来:“是我多心了。”

一晚上没睡,尽管今个是新年第一天,姜宓也拿来补觉了。

新年里,初一一过,后面的时间都要用来走亲访友。

姜宓不想出门,就在家里陪成氏,外头的亲朋,都让姜清远夫妻俩去处理。

一晃就是十五元宵,姜宓没去看花灯,而是当天晚上,从京城有名的天香酒楼叫了一桌饭菜送到家里,同家里几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了一顿。

隔日一早,天刚蒙蒙发亮。

姜宓给姜清远留了封书信,带上行囊,和瑟虹悄然出了姜家。

瑟虹早准备了马匹,她和姜宓共乘一骑,两人不引人注意地出了城门,随后走官道径直往西北的方向去。

大夏境内,走的再快,都要花上两月功夫才能出境,所以这个时候出发,等出了关,西北边的雪就刚好化了。

瑟虹很有经验,一路都安排妥当了。

姜宓跟着她,到辰时的时候,两人已经离京好几十里地了。

瑟虹建议道:“大夫人,可是要休息?”

姜宓本想继续赶路,但她身子骨太娇弱,这才没几个时辰,大腿内侧就被磨蹭的有些疼。

她点了点头,瑟虹遂停好马,又扶着她下马,在官道边寻了平整的地儿铺上披风,让姜宓坐下歇脚。

瑟虹道:“这一路不用着急,大夫人切莫病倒了。”

姜宓点头,她晓得这一回出走和上次不一样,这次商殷在北边,根本没人会来追她回去。

她才这样想着,不远处就传来哒哒马蹄声。

姜宓眯眼眺望,由远及近,一队四五人策马而来,打头的那人赫然穿着一身红色太监服。

姜宓心头一凛,瑟虹已经浑身紧绷护在她身前。

来人近了,白面无须的太监在马背上睨了姜宓一眼,随后拉着尖利嗓音唱喏道:“奉陛下口谕,淑嫔娘娘思亲心切,抑郁成疾,特请商姜氏往宫中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