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洪水猛兽(第3/4页)

在安排这次访问前,莱昂纳多也完全同意了经贸团宣传组约定的条件,所有问题都是安排好的,经过了经贸团宣传组干部的确认,多是关于乌山特区的话题。

陆铮微微一笑,说:“可以。”想也知道,自己在西方名不见经传,一个红色中国的地方官员,有什么可挖掘的?除了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外,莱昂纳多肯定别有所图,更不会真的如约定的一样整个稿子都是提问乌山如何如何然后等着你回答乌山特区如何如何好,那是国内媒体的做派罢了。

“我呢,现在正在读我们北京华夏大学的法学学士的进修班。”陆铮的回答言简意赅。

莱昂纳多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那您的外语是在大学学的么?还是请的私人教师?”

陆铮笑道:“算是自学吧。”

莱昂纳多认真的记录了一句,又问道:“冒昧的问一句,您结婚了吗?”

陆铮微微点头,说:“她的情况我要暂时保密,因为我希望她能多一些私人空间。”心里无奈,实则莱昂纳多现在的问题想来本意是希望自己能放轻松,循序渐进的引导自己进入他的节奏,但这位记者先生不知道的是,他问的问题,对于自己来说,都很敏感,几乎都是自己要严格保密的软肋,越是和他唠,自己反而越警惕,这个效果他定然怎么都想不到了。

“史密斯先生,我们进入正题吧。”陆铮微笑示意。

莱昂纳多只好按照事先中国人安排好的,问起了第一个问题:“市长先生,请您谈谈您管理的城市吧。”

陆铮笑了笑,说:“其实关于乌山,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纽约的电子和平面媒体都投放了大量的广告,相关资料都可以找到,我就简单说几点吧。乌山呢,是我国北方的经济特区,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着大量的外籍人士,全球三大计算机企业之一的昌明集团就落户在我们乌山,我相信,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即将成立,中国成为其中之一员的话,境外的计算机公司会感受到昌明集团的力量。而作为中国的硅谷,乌山的企业为我国多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相信随着我们中国逐步对世界的开放,全世界都可以看到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功。”

莱昂纳多听到这儿眼皮跳了跳,旋即不失时机地问:“一直有消息称,这几年中国从境外取得了很多技术,听市长先生的言论,是不是可以证实这个消息呢?”

陆铮笑道:“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的来源,我想,这属于商业问题,是不是?”

莱昂纳多马上追问:“那么市长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说,在贵国的经济特区,民企将会成为主导,今后推动私人企业发展会成为贵国经济特区的政策?那么,这是不是和你们一直抵制的资本主义理念相矛盾呢?”

陆铮脸色就严肃起来,说:“恰恰相反,我认为在现阶段,在对市场经济各种监控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国企的过分股份化、私有化将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李有才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莱昂纳多旋即笑着问道:“我听说您和麦凯恩夫人曾经共进晚餐,请问是不是和李有才的事件有关。”

陆铮就笑了,其实这才是他来的本意吧,或许是他从某种渠道得到了这个消息,或许是布朗团队放的风,面前这位年轻记者,本来更关心的是自己这个共产党官员为什么会和反共斗士麦凯恩夫人会面,两个人,又到底谈了什么。

见到陆铮大有深意的笑容,莱昂纳多脸微微一热,这位中国年轻官员,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多了,或许,他早猜到了自己来做什么。自己本来也不够资格做政治访问,也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一篇对政治人物的访问登上纽约时报的半个版面。但是,没想到的是,和这位年轻官员一路谈下来,莱昂纳多突然觉得,这场访问,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甚至,可能真的有机会成为自己第一篇对外国政治人物的专访。

在这种谈话氛围下,现在突然问起这位中国官员和麦凯恩夫人会晤的问题,倒显得,自己的眼界太小了。

莱昂纳多抱歉的笑笑,说:“好吧,我换个问题,市长先生,听起来,你不认同贵国的私有制改革?但是据我所知,您一直是比较激进的改革派,为此,还曾经承受过代价,所以,您的观点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陆铮笑道:“这并不矛盾,乌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永远不会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你们西方私有制体系及理论,发展了几百年,我们呢,在转轨,也没有先例可以学习。而且,我从来不认为一切照搬你们的东西就万事大吉,你们的社会组织架构,是历经几百年发展而来的,同样你们的社会个体,这几百年来一点点影响着你们社会组织架构的发展同时适应着这种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如果贸贸然将这种社会组织架构照搬到完全不同的社会个体群体,那只会是一场灾难。打个比方吧,一个稳定的社会可以看成一部运转良好的机器,社会个体就是组成这台机器的各种零件,如果突然换成全部不同的零件,这台机器,还会运转良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