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敬畏群众(第2/2页)

刚刚进了小镇,便见进镇子的公路口影影绰绰站了十几号人,周大清急忙停车。

然后,这些人就快步走了过来,领头的正是莲湖乡党委书记贾俊臣,头发花白的老头,看起来很有些威严,此时满脸堆笑的双手握住刚刚下车的陆铮伸出的手,“县长,您辛苦了,辛苦了。”

跟在他身后的,应该都是莲湖乡的干部,有几名有资格同陆铮握手的副乡职,隔着老远就伸出双手快步走上几步迎接陆铮探出的手,好像就怕陆县长多走两步会累到一样。

“您看,是不是先用个餐?”贾俊臣在陆铮身侧陪着笑问。

陆铮微微点头:“同志们都没吃晚饭吧,那行,咱们先吃饭。”

站在一旁的农委主任刘达才心里一哂,陆县长还是很体恤下面干部的,明明车上已经用肉饼充饥了,但见莲湖乡的干部一直等到这时候,便算是陪他们用饭了。

……

陆铮从莲湖乡回来后,县委县政府发出通知,撤回了部分在乡村蹲点的机关干部,并且规定,除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涉农部门、技术单位外,原则上,将不再安排一般机关行政人员下村蹲点。

通知下发,县里机关干部一片欢腾,下面各乡基层干部、群众也普遍反映良好。

对一般行政工作人员一窝蜂似的下乡蹲点现象,在县委常委会上,陆铮有过这么一番论述:“机关干部下乡都是‘客情局’,来了要办接风酒,走了要办辞行宴,隔三差五还要摆慰抚酒。村上来了工作组,要办食堂,置床铺,安排专人伺候。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种种应酬开销,到头来,都得摊派到农民头上。”

“现在农村有一句顺口溜,说是‘机关干部下乡来,吃吃喝喝盛起来,鸡鸭牛羊躲起来,酒楼饭店热起来,农民负担重起来,机关干部还是别下来。’有位农民私下跟我抱怨,机关干部一不懂技术,二不会经营,三出不来力气。他们下乡来,只能当当观众,散散闲心,遛遛懒腰,发发妄言,实在没有下来的必要。他们下来,只会给咱农民添烦增乱加重负担。”

“机关里呢,同样怨言不少,有的机关本来就没几个编制,上级委派下来的任务,有时要抽调一多半人员组成工作组下去蹲点,本职工作能不受影响吗?所以,往往下去调研之时,机关里便是怨声载道。”

“那么,干部不满意、群众也不买账,我们的干部下去到底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为了我们的党群关系的面子工程?我认为新时代下,这样的面子工作还是不做也罢!”

“当然,我说的只是一般行政工作人员,对于我们这些领导干部,不但要下去蹲点,还要经常下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乡情、农情,才能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同样的道理,涉农部门、技术部门,下乡蹲点是本职工作,更要常抓不懈!”

“不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要发自内心,不能走形式,只有真心实意的做到了团结群众、尊重群众、敬畏群众!我们的党才是合格的执政党,才不会从历史舞台上被淘汰!”

常委会会议现场,回荡着陆铮铿锵有力的声音,随着李隆古案件的发酵以及高尔夫球场工程的夭折,这段时间,在青龙各级干部会议包括常委会上,马卫国的声音好似渐渐消失了。

这次同样如是,马卫国默认了陆铮的意见,很快常委会就形成了对机关干部下乡进行规范的决议。

青龙县委的新决议,又和许多外地市县正轰轰烈烈开展下乡运动背道而驰,陆铮的这番讲话或许也同样传到了市委领导的耳朵里。

市委段中原书记,就不止一次的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用了“敬畏群众”这个新提法,并且几次提到青龙县县长陆铮,话语里不乏褒扬之意,这位乌山地区最年轻的县长,显然正渐渐成为一颗袅袅上升的政治新星,在乌山地区,名字也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