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出城(第3/3页)

李逵并没有接茬,而是对工匠问道:“炮弹呢?”

接过生铁铸造的炮弹,李逵掂量着超过了三斤的样子,工匠急忙解释道:“炮弹因为入口的问题,重了一些,但没有超过四斤。”

李逵将炮弹放入火炮的入口,炮弹铛的一声就滑入了底部,要是装上火药,打出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下李逵终于满意道:“本官会请示吕公,等赶走了党项贼子,给你们庆功。”

原先还在担心工匠们完不成,没想到大宋的官员不靠谱,大宋的军队不靠谱,最靠谱的却是大宋的工匠。

就像是太史局的工匠,虽接触不到几何之类的学问,但对于机械的理解已经到了工匠的极值。延安府不算是富庶的地方,甚至还很穷。但这里的工匠却一如既往的好用。怪不得西夏劫掠大宋的人口,首先就要将工匠挑出来,并且好吃好喝的供养着。

这样的工匠,放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理由被埋没。

校场,炮兵们看着新的火炮,感觉不出有什么不同。一如既往的开始填装火药,装入弹丸,密封,准备妥当之后,点火。

一团浓烟遮蔽了不少火炮发射的动静,但巨大的炮声,却无法掩盖。

两百步之外,一堵砖墙被炮弹打出了一个碗口粗细的口子。墙虽然不厚,还是临时砌起来的,但也干了四五天,普通的人力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如此大的威力。别说战马了,就是大象也不知能不能顶得住。

鲁达惊骇的看着墙上的豁口,吃惊的问李逵:“大人,这火炮我挡不住!”

“你以为自己挡不住,别人就能挡住?”李逵冷笑道:“西夏的军队其实需要火炮攻击的不多,铁鹞子就是其中之一。床弩沉重且不说,主要是太笨重,在战场上不够灵活。但是火炮出现之后,床弩的用处就不大了。”

只要能够将铁鹞子给废了,就当下的局势,西夏人根本就提不起勇气继续作战。这一仗,我们赢定了。

他转而对公孙胜下令道:“让工坊尽权力铸造炮弹。火炮一旦全部打磨完成之后,就可以出城给金明寨解围了。”

延安府,府衙。

吕惠卿最近急的上火,出城的骑兵带来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金明寨还在张舆的手中。他哼哼唧唧的捂着嘴对李逵问道:“人杰,如今金明寨摇摇欲坠,虽然已经坚持了多日。我们的骑兵也给党项人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但党项人大概也看出来了,我们骑兵少,根本就不敢和党项人骑兵接触交战。”

“如今想要牵制党项人的主力已经不太可能,而且骑兵在外已经快十天了,人困马乏,继续袭扰下去,多半是徒劳无功。而且据回来的斥候禀告,党项人这次是带着铁鹞子,人数不多,就大概一千的样子。但党项人的目的就是将金明寨打下来。”

吕惠卿目光中流露出懊恼的神色,之前他还以为党项人和往年一样,来大宋劫掠一把,就是为了过年。

党项人这几年,每年都来,而且每次动静都很大。

但这一次,吕惠卿猜错了党项人的目的。他们摆明了是要给大宋难堪,打下金明寨,甚至打下延安府,这才是党项人真正的目的。一旦让党项人做到了,对于大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朝堂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主战派。皇帝年轻,锐意图治,但真要是被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败给打击了,恐怕他们这些做臣子的真要难堪了。

君辱臣死,吕惠卿不需要真的去担心自己的小命,但党项人一旦打了大宋皇帝的脸,他这个宣抚使恐怕日子也将不会好过。

李逵沉声道:“既然如此,马上出兵。虽说原定十日之期,也不在乎早一天晚一点,不过大人,火炮在战场上消耗惊人。而且这一次我要带走八百辆大车,其他都要仰仗大人居中调度了。”

“贤侄,我知道,此战程指挥使为主将,你为监军,点齐五千兵马出城。郝公公已经答应让高俅的步兵也出战。只是一切小心为上。”吕惠卿也是个杀伐果断的人,当即同意了李逵的要求。

一天之后,肤施城内大车一辆接着一辆,直接堵塞了城内南北大街。

程知节穿着银盔银甲,坐在高大的战马之上,手中一柄宣花斧,寒气逼人,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心中顿时燃起阵阵豪迈,大吼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