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铁血强宋 完 直捣升龙(第2/4页)

宋军面对这样的反击,不慌不忙,有序应对。

“都瞄准了打!”

一艘搁浅的运兵船上,队将梁泉大声喝令着部下。

他身边的部下大多是轻装的火枪手,现在正以这艘将他们搭载过来的船为掩体,用火枪对着堤坝顶上的守军射击,压制他们的反击力度。

梁泉本人一边发号施令着,一边也不断用手中的弓对前方射着箭。虽然新编禁军中普遍列装火枪,但宋军之中依然存在不少精通箭术的积年弓手,还是用起弓来更顺手些,梁泉就是其中之一。弓箭的杀伤力不如火枪,但射速更胜一筹,而且可以曲射,现在拿来对付坝上那些无甲的民夫正是物尽其用。

在这些远程火力的掩护下,守军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阻碍,更多的刚下船的宋军士兵开始向堤坝上冲去。

这些近战兵大致又分了两类:一类是刚投诚的安南军,现在被编为先锋,冲在前面;另一类则是披甲执锐的宋军甲士,落在队伍中后,对前者进行督战。

堤坝毕竟不是专门的城墙,侧面是斜面,可以攀登上去。现在仆从军就在甲士的监视下,顶着标枪石块奋力向上攀去。

后方,梁泉在舷板后半蹲着,双手将弓拉了个满圆,单眼对着前方进行瞄准。

在他的视野中,守军已经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宋军即将攀到坝顶上——可就在这时候,对面守军突然变阵,后排的长矛手换到了前排,开始用长矛对着下方的宋军戳了起来。

有心击无备,冲在最前方的仆从军又没什么甲具,很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不退下去。不过守军亦遭到了不小的损失,这些长矛手在最前方现出身形,自然也招致了宋军火枪手弓箭手的集中打击,一个接一个地被击倒。

而很快,宋军的下一波攻势就接踵而至了。

梁泉略一提气,将箭头从长矛手身上挪开,寻找更有价值的目标。没多久,他就发现一名军官在阵后不断走动着,正好前排的长矛手被打倒了几个,将他的身体露了出来。于是他便当机立断,立刻松开弓弦,让羽箭朝他疾驰而去。不仅如此,他还又掏出两箭,接连射出。

三箭呈连珠之势,眨眼间便击中这名军官,而他被击倒后,长矛手失去了约束,反抗力度当即大减,被宋军杀了上去。

即便作为宋军先锋的是刚投降不久的安南兵,但至少也是练过的兵,总比临时召来的民夫强多了。他们在坝上站稳脚跟后,甚至越战越勇,很快杀出一片天地来。而后方的宋军甲士见状,也立刻冲杀上来,将这个突破口迅速扩张开来。

梁泉喘了口气,收了弓站直了身子,然后看向周围。在大堤的其它地方,陆续也有几队宋军取得了突破,而这些突破点逐渐连点成线,将守军打了个溃不成军。逐渐的,宋旗在堤坝上立了起来。

“好了,收拾东西,我们也上去吧!”梁泉对手下火枪手们招呼道。

“这些安南人也太不堪一击了。”

……

“放!”

“砰砰砰……”

随着堤坝上一轮排枪齐射,进攻的安南军留下了一地尸首,然后如潮水般溃退下去。

“不要松懈,按序装填!”梁泉扯着嗓子对自己的部下大喊着,然后又招呼了几个甲士,下到堤坝西侧,去对倒在地上的安南军进行补刀。

如今的红河大堤已经被宋军完全占领,坝上一片片的尽是宋旗和穿着绯色军服的宋军,还运了一批轻型火炮上来。这处大堤,已经不复为升龙城的庇护,反倒成了宋军的前线基地了。

升龙城中的安南军发动了多次攻势,试图夺回大堤,然而皆无功而返。在这次反击又被击退之后,他们便没有再度出城,而是专注于守城了。宋军也在忙碌地准备攻城事宜,没有主动发动进攻,一时间战场安静下来。

梁泉将自己的小队整顿完毕,又接到上面部将的命令,向西离开堤坝下到了野地上。

他指挥士兵列好阵势后,抬头向西边的升龙城望去。

升龙城修建于近三百年前的李朝时期,修建时特意聘请了中原匠师,按华夏风格建筑了城墙、宫殿、寺庙等设施,并依当地风水形势围湖改水,形成北有西湖、东有红河、西南有护城河,城墙延绵数十里的宏大局面。

宋军现在所面对的,是升龙城的东城墙。这道城墙并非横平竖直,而是大致沿着河堤修建,从西北到东南弯弯曲曲的,几乎有十里长。不过这么大的城池却大而无当,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守军很容易顾此失彼。十余年前蒙古侵入安南,这座国都便没起到什么防御作用,轻松被夺了下来。后来还是因为蒙古人在瘴热的安南没法久待,再加上陈王称臣,战事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