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新币制 上(第3/3页)

孔嘉谊摇头道:“不,铸小额铜钱其实是个不划算的买卖,铜价比钱价便宜不了太多,没多少利润空间,早年甚至都有融钱铸铜器的呢。而且如果我们去铸造一种与1文铜钱价值相当的辅币的话,比如说‘1/8分’,那不是强行把铜钱和银币的价格绑定了吗?这种自缚手脚的事还是不要做的好,那些花个一文两文去街头买个炊饼的流通领域,还是让给铜钱去吧。”

季国风又奇怪地问道:“铜钱不划算,铁钱也可以啊?”

孔嘉谊一皱眉:“确实可以,但铁钱不好保存,名声也太差,搞这个会拖累新钱币的声誉。等以后稳固了再说吧,实在不行让商业银行发行些小额纸币也能凑合用。”

“这样啊。”季国风把这枚十分铜币放了回去,又翻看了一下,里面从小到大共有一分、十分、五十分、壹元、十元五种规格。看到后面这些大额代币,他不禁问道:“嗯……这小于壹元的肯定是得用辅币没得说,但是这壹元和十元两个是什么道理?难道有人会舍弃真正的银币不用去换你这不值钱的铜牌吗?”

孔嘉谊正色道:“当然。首先,我们会保证铜代币与银币足额兑换,保证它的信用,所以用起来跟银币也没差。其次,这大额铜币也是有实用价值的。银币虽然货真价实,但是使用中会刮擦、损耗,虽然小的损耗我们可以无视,但严重损耗,比如断裂、缺角的时候就得重新计值了。这样保有银币就会有一定的损耗风险,而换成壹元铜代币的话,则怎么用都无所谓,用起来更安心。至于这个十元铜券,它只有40g重,论面值重量比是银币的两倍多,更适合大额交易,你看看,我特意让马玉石对它用了更高的工艺等级,看上去绝对不一样。”

季国风将信将疑地将那枚十元铜币接了过来,拿到手里之后果然感觉眼前一亮。

这枚大号铜牌长约85mm,宽约53mm,对角线正好100mm,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放在手里不轻不重,手感极佳。正面除了有常规的文字标识,边缘还有一圈花边,空白处还有若隐若现的纹路;背面就更是了不得,不再是简易的LOGO版辣椒土豆标志,而是一艘烈焰级乘风破浪的图像,虽然只抽象出几笔线条,但看上去精美异常,不知道马玉石是怎么做出来的。

他将这枚等于十枚银币的铜牌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还真有了些爱不释手的感觉:“嘿,还真有点意思。你还别说,就算这小牌牌换不了银子,用十元银币卖给我,说不定我也会买上几张把玩一下,有意思。不过……这手感怎么这么熟悉呢?等等,这不是信用卡的大小吗?”

“哈哈哈哈……”孔嘉谊忍不住得意地笑了出来,“就是信用卡!后世资本家们把信用卡做成这种黄金比例的大小,最能勾起人的欲望,想必也是用了一番心思的,现在正好被我抄来了!怎么样,想想,以后土豪们去青楼,结账的时候潇洒地掏出一张卡,大方地说一句‘刷卡,不用找了!’,那该多有意思?所以我说,这种大额代币还是很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