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北清河船场(第2/3页)

北清河船场这里到处都是码头,快速支队很容易就占领了一处合适的暂时泊了下来。星火级把搭载的陆战队员卸下之后,就回到了北清河里巡逻,以防有蒙军船只过来打扰,只留两艘河级在河边作为火力支援。

岸上,陆战队员正在掘壕堆土建设一个临时的河边堡垒,面积还不小。在海军的计划中,这个拯救人口的计划要持续好几天,很有可能会遭到周边蒙军的反击,所以防御措施得事先搞好才行。

李涛从船上下到了临时营地中,见到手下从附近抓来的几个舌头,立刻换上了一副和善的表情:“老乡,你们受苦了!不用担心,我们这就来解救你们了,你们从此就不用再做匠户了,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被抓来的这几人都穿着粗布短衣,看来只是普通的船工,大部分年纪都不小了,所以才会被人追上抓回来。此时,他们仍然惊魂未定的样子,其中一人见李涛不像有恶意的样子,大着胆子说道:“这位……将军?我们,我们不是匠户啊!”

“啊?”李涛一囧。怎么,居然不是匠户?那还怎么解救?

实际上,蒙古人虽然对技术人才实行了落后的匠户制度,但是在各世侯领地执行情况并不相同。张荣就在济南实行废奴政策,并不强迫工匠成为匠户,而是鼓励他们自由劳作,这也是济南手工业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现在他面前的这几个船场工人,就是自愿做工的。

又问了几句之后,李涛差不多弄清楚了情况,然后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这可就难办了啊……如果没个合适的理由,直接上去强掳的话,非得把人吓跑了不可。这里又不是利津城那样的县城有城墙围着,四周都是大平地,人往外一跑就别想抓到几个了,而且就算真抓回去了也不会真心服你。

不过,也不一定真就不行。

船场里的这些人既然不是匠户,那么就是民户了,而忽必烈可是发过“尽发济南路管内民为兵”的命令的,也就是说,理论上他们现在都应该被征发为兵了!既然是兵,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俘虏了啊……而且船场里有居住区,不少人的妻儿老小全家家当都在这里,想跑也不容易,真能抓的话也是能抓到不少的。

李涛内心交战了一会儿,仍然不敢贸然做出决定,还是觉得得再多打听点消息才行,于是对着刚才那个主动回话的船工问道:“在下东海国海军中校李涛,敢问老人家如何称呼啊?”

老船工腿肚子一哆嗦,赶紧回答道:“将军不敢!小老儿叫刘二,从祖上开始就以这造船为业了……”

“哦,原来是刘大伯。”李涛笑呵呵地说道,“不止刘大伯在此做什么工?一月能赚多少钱?养家可还够用?”

说到这个话题,刘二做出一副凄惨的表情:“唉,不好啊!不是小老儿自夸,这造船五十六工,咱多少都懂一些,尤其擅长捻缝。咱家还有两个儿子,也跟着咱做这行,一年下来扣掉税钱免役钱和孝敬,多了不敢说,二三十缗钱总是能赚出来的,供应一大家子也够用了。不过到了今年,先是益都李相公打了过来,后来朝廷又打了回来,不管哪边过来,都要咱们赶制战船,还不给工钱。呃,这虽然是东家们的事,但东家们没钱拿,也就没法给咱们开足了工钱,咱家都好几月只能吃淡食了……”

“唉,也苦了你们了。”李涛脸上做出同情的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好啊,有难处就好,有难处才有机可乘嘛!

他装作迟疑了一下,又继续问道:“刘大伯,我这里有份工,以您这水平,一年五十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呃,是一人一年五十贯,若是您两个儿子一起过来,一年上百贯都是轻轻松松,怎么,有兴趣吗?”

一年五十贯,差不多是阔马造船厂二级工的薪资水平,在东海市不算少见,不过对于刘二这些人来说就是高薪了。

刘二大瞪着眼,他刚才被抓住的时候还吓得要死,现在听了这话就不禁动摇了起来。这位李将军虽然衣装发饰有些怪,但似乎不像恶人啊,要不……等等,他许了这么多工钱,到底是做什么活?会不会只是幌子,要把我骗过去然后炼成大药?但我要是说不,他会放我走吗?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之后,他迟疑地开口问道:“敢问将军,是要我这小老儿做甚么?”

李涛哈哈一笑,指着背后停泊着的河级和西边游弋着的星火级说道:“自然还是造船啊!这就是我们东海国自造的船,您看如何?如果您去了,就可以参与制造这样的船了,哦不止,还有比这更大更威猛的船!”

其实从刚才开始,这几个被抓来的船工就一直在偷偷观察着东海人的几艘战船。他们自小就参与了造船行业之中,对各类船只可以说非常熟悉,但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船型,虽然怪模怪样,线条却非常协调,尤其是那高大洁白整齐呈弧面的帆装,更是让他们怦然心动……